談判期控管貶幅 7月新臺幣NEER續飆新高

7月新臺幣兌美元單月最終小貶1.4分,貶值幅度遠輸主要亞幣,NEER及REER雙雙走揚。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一年臺幣NEER及REER

7月美元指數反彈,非美幣別全面回貶,因正值臺美關稅談判的重要時刻,匯價爲談判關鍵因子,央行盤中穩守匯價,新臺幣單月最終小貶1.4分,貶值幅度遠輸於主要亞幣,反映在名目有效匯率指數上,7月新臺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及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雙雙走揚,NEER續飆上統計以來的新高。

市場人士解讀,近期市場聚焦在關稅談判結果,而匯率可能是談判的重要籌碼,從近期新臺幣升貶來看,央行穩守波動幅度,貶幅明顯小於亞鄰國家,央行嚴控匯率避免讓新臺幣過度貶值,也是要避免讓美方持續以臺灣「貶值促進出口,累積外匯財富」爲由施壓。目前新臺幣在29.8~29.9元價位,應是臺美雙方乃至市場交易兩造,現階段都能接受的價格。

據央行統計,7月美元指數反彈,新臺幣7月僅小貶0.05%,在主要亞幣中最抗跌,月線終結連三紅,因此儘管匯價回落,有效匯率指數仍上揚,不論NEER、REER續走揚。據根據臺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公佈數據,7月NEER及REER雙雙續揚,NEER升至107.37,REER也升至105.27,創2022年11月以來的近三年新高。

NEER爲估算一國貨幣對一籃子外國貨幣的匯率變動,未排除物價變動影響,主要就是代表在計算期間,一國貨幣匯率的變動幅度。而REER是計入物價變動因素的變動指數,REER愈低代表出口價格競爭力愈高,指數升高不利出口價格競爭力,對出口佔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愈高的國家愈不利。

7月新臺幣NEER升幅相當可觀,從6月106.32揚升至107.7;攸關廠商出口報價競爭力的REER,則由103.93升至105.27,換言之,7月新臺幣雖然回落,但國內廠商報價仍輸給主要貿易對手國,持續承受壓力,下半年匯率壓力仍是市場關注焦點。

回顧新臺幣NEER及REER,自2021年維持在100之上已是近年常態水準,第二季起新臺幣強升,第三季以來新臺幣先在區間內震盪,靜待關稅結果出爐,以近一週來看,新臺幣升幅已較亞幣趨緩,若後續匯價持穩,8月有效匯率指數有望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