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大PK! 營養師揭中秋「烤肉陷阱」:這3招烤肉最環保
臺中榮總營養室推廣中秋「低碳」烤肉。圖/臺中榮總提供
中秋節烤肉,臺中榮總營養師室傳授「低碳」烤肉秘訣,「低碳」是「減少碳排放」,「碳排放之王」爲牛肉,植物又比肉類最多可低50倍,把握提高蔬菜比例、以白肉取代紅肉、並「選用當季、在地好食材」,讓過中秋也能守護地球健康。
臺中榮總營養室營養師林柔懷說,牛肉是「碳排放之王」,每公斤牛肉約產生60公斤二氧化碳,是雞肉的8.6倍。相較之下,植物又比肉類低10至50倍,其中蔬菜與水果最佳選擇。電烤爐取代木炭烤爐,約可減70%碳排,提高蔬菜比例、以白肉取代紅肉、並選用在地當季食材,換算一場烤肉活動可減30至40%總體碳排。
林柔懷分享,民衆若以100公克牛肉改爲100公克去皮雞胸肉,不僅油脂可減少約13至17公克,相當於117至153大卡熱量;同時碳排放量也可降低約5.31公斤二氧化碳。這樣選擇不僅吃得更健康,也自然而然實踐低碳飲食。
林柔懷指出,低碳烤肉可選擇當季在地的好食材,全谷、蔬菜類可選擇地瓜、玉米、馬鈴薯、芋頭、山藥,以及筊白筍、櫛瓜、玉米筍、青椒、絲瓜、金針菇、甜椒、四季豆、杏鮑菇、香菇;植物性蛋白質可選豆腐、豆乾、豆包、毛豆;動物性蛋白有養殖海鮮類、雞肉(如雞裡肉、雞胸肉、雞腿)、畜牧豬肉(如瘦豬後腿肉、瘦豬前腿肉)。
林柔懷建議,以環保循環用具取代一次性烤肉用品,可選擇不鏽鋼烤叉取代竹籤,不鏽鋼碗或烤盤取代拋棄式鋁箔紙與鋁箔碗;從源頭落實惜食理念,建議購買食材時依實際人數與需求適量採買,餐後更可透過創意巧思,讓烤肉剩食華麗轉身,例如將烤蔬菜製作成清爽沙拉、剩餘肉品變身石鍋拌飯、運用柚子皮入菜或作爲擺盤點綴。
臺中榮總營養室推廣中秋「低碳」烤肉。圖/臺中榮總提供
臺中榮總營養室推廣中秋「低碳」烤肉。圖/臺中榮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