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前行,遼瀋大地鋪新綠
8月11日,遼寧大連東北特殊鋼鐵集團廠區裡機器轟鳴,一根根特種鋼材由生產線製造出來。“我們通過供電企業定期提供的電碳因子在線監測數據,能清楚掌握出口產品的碳排放情況並及時調整生產,確保出口產品符合碳排放要求。”東北特鋼動力設備環保處處長車正軍介紹。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遼寧省在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的轉型之路上堅定前行,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悄然形成。
大連是國家第一批碳達峰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持續推動能源和產業綠色發展。2月13日,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由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在大連供電公司建立遼寧省碳計量中心(電碳)。這是碳達峰試點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遼寧省“雙碳”計量體系建設的標誌性成果。
遼寧省碳計量中心(電碳)研發供電線路級“電碳一張圖”,充分利用已有10千伏及以上線路電能計量表採集的電量數據和電廠碳覈查月均數據,實現15分鐘級電碳因子的實時測量與電力碳排放溯源,爲企業節能降碳提供技術與數據支撐。東北特鋼就是藉助遼寧省碳計量中心(電碳)提供的數據,精準分析不同生產環節的電力碳排放情況。
作爲國內特殊鋼材龍頭企業,東北特鋼產品出口至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而這些國家和地區要求提供產品生產全鏈條的碳排放數據。“提升出口優勢,就得降低碳排放量。”車正軍說,“供電公司給我們提供瞭解題辦法。”目前,東北特鋼使用綠電的比例已提升至14%。大連供電公司還爲企業提供“管家式”綠電服務,通過建立專屬檔案、開展能效診斷等舉措助力企業優化用能結構。
碳計量是節能降碳的基礎。依託遼寧省碳計量中心(電碳),國網遼寧電力推進碳排放計量技術研究,提升電碳計量能力。
8月13日,在遼寧省碳計量中心(電碳)的3樓實驗室裡,佔地20多平方米的密閉環形容器剛剛停止運轉,3名實驗人員分別緊盯3組不同原理的二氧化碳直接監測設備的屏幕。這是他們創新研發的發電側二氧化碳直接監測與比對系統。
要實現從宏觀“碳覈查”向精準“碳計量”轉變,發電側碳排放的精確檢測是一個重要環節。這套系統可以模擬發電廠煙道氣體排放過程,通過測量二氧化碳氣體濃度和體積直接計算碳排放量。“直接監測的步驟簡單、週期更短,能更精準地計算出電碳因子,甚至做到秒級碳排放量監測。”該中心負責人、大連供電公司計量中心副主任張棲國介紹,這套系統廣泛應用後,將爲政府提供更有效的碳排放管控和監督手段。
不只鑽研降碳技術,還要做實降碳服務。國網遼寧電力面向產業園區、工業企業、公共建築開展能效診斷、節能改造等服務,年初以來累計完成575戶公共機構、169戶工業企業的能效診斷,並生成能效診斷報告。
2024年,瀋陽發佈了第一批14家“零碳工廠”建設典型案例。作爲其中的代表,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廠房屋頂空間實施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實現節能增效。
沈鼓集團裝配車間正加緊生產高端裝備,車間屋頂上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的照射下更加耀眼。目前,沈鼓集團10處建築屋頂安裝了總容量1.2萬千瓦的分佈式光伏發電設備。
8月5日,瀋陽供電公司員工走訪沈鼓集團,協助檢查屋頂光伏設備運行情況,提供技術指導,保障企業用電安全可靠。
“供電公司非常關注我們企業的用能情況,2024年年初爲我們出具了屋頂光伏發電項目的評估報告和規劃方案。”沈鼓集團能源動力部部長許鑫介紹,瀋陽供電公司爲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全程提供指導和幫助。自2024年12月投運以來,廠區屋頂光伏發電項目累計發電995萬千瓦時,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540噸。
國網遼寧電力根據老工業基地大型工廠多的實際情況,聯合政府相關部門定期走訪,評估企業能源使用效率,提供“一企一策”用能建議;依託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重點監測用電量大且對供電穩定性要求較高的企業,量身定製專屬用能方案。
國網遼寧電力聚焦民生領域用能,建設全電景區、全電民宿、全電廚房及“零碳海島”,推動能源消費領域清潔低碳。
丹東東港市獐島被稱爲“萬里海疆東端第一島”。盛夏時節,這座面積僅1平方千米的小島上,遊客絡繹不絕。2023年,國網遼寧電力完成獐島“零碳海島”建設,爲160戶居民實施電採暖工程,島上清潔取暖率100%。128家漁家樂全面使用電氣化設備,廚房裡電磁爐、電蒸箱一應俱全,客房內空調、熱水器穩定運行。“過去,島上民宿大多用煤或柴火做飯,煙塵大,還污染環境。現在,遊客在品嚐海鮮的同時,還能感受電氣化帶來的舒適體驗。”獐島村黨支部書記張義說。
“零碳海島”也在大連長海縣穩步建設。國網遼寧電力研究規劃長海縣電動船舶充電網絡,在廣鹿島加緊建設“近零碳微電網智慧用能系統”,在哈仙島打造綠色出行體系。長海縣的大長山島上,公交車、旅遊觀光車逐漸實現純電動化,充電站累計充電電量2.3萬千瓦時,相當於替代燃油530噸,減少碳排放13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