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涼一時爽,小心吹出過敏性氣道疾病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夏日空調雖解暑,卻暗藏呼吸道健康隱患。

盛夏的暑氣像一張密不透風的網,把人裹得透不過氣。而空調幾乎成爲人們在夏日裡的“續命神器”,讓人得以在高溫天氣下守住一方清涼。然而,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中,卻易引發各種呼吸道不適表現,如頻繁打噴嚏、流鼻涕、喉嚨乾燥、咳嗽氣喘等,甚至會加劇過敏性氣道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爲何解暑利器成爲了呼吸道的“隱形殺手”,我們該如何在享受清涼的同時,守護好呼吸道健康呢?

吹空調爲何“吹”過敏性氣道疾病?五大誘因威脅呼吸健康

夏季是空調使用的高峰期,長期不當使用易誘發過敏性氣道疾病,主要原因包括:

▌空氣污染與密閉環境協同作用[1,3]

長期未清洗維護的空調系統,其內部冷凝水與積塵可爲微生物(細菌、病毒、真菌孢子)提供滋生環境。運行時,這些生物氣溶膠隨氣流加速擴散,侵入呼吸道,引發炎症反應,破壞黏膜屏障完整性,增加感染風險;同時,空調使用時門窗緊閉,缺乏空氣交換,導致室內CO2及污染物(灰塵、細菌等)難以排出、濃度累積,進一步加劇空氣污染。

▌空氣溼度失衡造成呼吸道黏膜“受傷”[2]

空調製冷排出大量冷凝水,導致室內溼度降低,空氣變得乾燥,加速呼吸道黏膜表面水分的蒸發,使黏膜失去溼潤和保護功能,引發喉嚨乾燥、咳嗽、鼻乾等症狀的同時,也會帶來眼睛乾澀、皮膚瘙癢等不適。

▌溫差變化刺激呼吸道血管[2,3]

室內外溫差較大,頻繁進出空調房間會導致人體呼吸道血管反覆收縮和擴張,易引發呼吸道不適;此外,冷空氣對人體的直接刺激,會降低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增加感染風險。

▌過敏原富集誘發過敏

空調管道和濾本站蓄積塵蟎、黴菌孢子等過敏原,還可吸入室外花粉,經空氣循環形成持續暴露,誘發IgE介導的變態反應[4,5]。一項中國多中心鼻炎和/或哮喘患者過敏原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使用空調是過敏發生的危險因素,空調開機後,室內塵蟎過敏原含量明顯上升[6]。

“夏日空調季”呼吸健康指引,守護清涼與健康

爲應對空調環境對呼吸道健康的潛在威脅,可從日常預防、對症治療、免疫調節三個方面入手,全方位守護呼吸道健康。

▌日常預防,創造更健康、更舒適的生活環境[3]

長期未使用的空調在啓用前應徹底清潔,特別是過濾網、出風口和導風板,可使用紫外線或消毒液進行深度處理,以減少黴菌和過敏原。建議將溫度設定在26℃~28℃,保持舒適且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使用加溼器維持適宜溼度,防止空氣過幹刺激呼吸道;調整出風口方向,避免冷風直吹人體,降低呼吸道不適風險。同時,避免長時間密閉使用空調,建議每天早晚開窗通風,更新空氣,降低污染物濃度。

▌對症治療,快速緩解即時不適症狀

若已出現不適症狀,可進行對症治療:

抗組胺藥:阻斷組胺與其受體結合,減輕過敏反應。僅針對過敏反應中的終末介質,不影響免疫應答過程,可快速緩解過敏引起的噴嚏、流涕、鼻癢等鼻部不適症狀[7]。

支氣管擴張劑:鬆弛氣道平滑肌,緩解喘息、呼吸困難等氣道痙攣症狀,改善氣道功能異常。主要用於緩解急性發作期的症狀,不直接干預過敏的免疫機制。

臨牀中常見的對症療法雖能提供即時緩解,幫助患者快速擺脫急性不適,卻無法從根源上改變機體對過敏原的異常免疫應答。

▌對因治療,免疫調節是關鍵

對因治療是指針對疾病的根本原因進行干預,通常涉及調節免疫系統或消除過敏原,可能改變疾病的自然進程。免疫功能低下是呼吸道過敏反應發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免疫調節干預可從根本上控制病情,是實現夏日呼吸健康的關鍵所在[8]。

免疫調節治療通過調節免疫細胞的活性、影響信號傳導或改變免疫反應的平衡,有效控制疾病的進展[9]。目前,臨牀中常用於過敏性疾病免疫調節的治療方案主要以下幾大類:

吸入型糖皮質激素(ICS):代表性藥物包括布地奈德、氟替卡鬆等,兼具抗炎與免疫調節作用,可通過糖皮質激素受體(GR)調節基因轉錄、抑制多種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調節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T/B細胞)功能,其作用機制涵蓋從基因轉錄到細胞功能調節,再到炎症因子調控等多個層面[10],是多種過敏性氣道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的一線治療藥物[7,8]。

生物製劑:如抗IgE單抗、抗IL-5單抗等。生物製劑通過靶向作用於特定的免疫分子或通路,調節免疫反應的平衡,改變疾病的自然進程,從而達到治療過敏性疾病的目的[8]。

特異性免疫治療(AIT):一種針對特定過敏原的治療方法,通過皮下或舌下途徑逐漸增加過敏原暴露劑量,誘導免疫耐受,從根本上減輕或消除機體對過敏原的過敏反應,糾正免疫失衡。該治療方案可顯著降低過敏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臨牀[7]。

小結

夏日空調雖能帶來清涼,但使用不當可能誘發或加重過敏性氣道疾病。究其原因,空調環境中的過敏原富集、空氣乾燥、溫差刺激及密閉空間污染物的累積,均可損害呼吸道健康。科學應對需採取“預防+對症+對因”的綜合策略:通過日常預防措施來降低過敏性氣道疾病的發生風險,藉助對症治療快速緩解不適症狀,同時運用免疫調節治療從根本上改善機體的免疫狀態。願我們都能在炎炎夏日中暢快呼吸,遠離呼吸道疾病的困擾。

參考文獻:

[1]穀雨倩, 等. LiCl溶液對4種空調典型黴菌、細菌的抑制研究. 中國環境科學, 2020, 40(8): 3636-3643.

[2]周巍. 吹空調進ICU的背後:軍團菌與空調病. 化學通訊. 2021, 8: 13-14.

[3]楊建萍. 宅在家裡五中武器應對空調病. 中老年保健. 2020, 6: 23.

[4]https://www.heyallergy.com/blog/air-condition-allergies-understanding-managing-and-preventing-symptoms

[5]王克霞, 等. 空調隔塵網塵蟎過敏原的檢測.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誌. 2014, 25(2): 135-138.

[6]劉雨凱. 中國多中心鼻炎和/或哮喘患者過敏原流行病學調查. 廣州醫科大學:內科學. 2021

[7]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編輯委員會鼻科組. 中國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22年,修訂版).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 2022, 57(2): 106-129.

[8]北京醫學會過敏變態反應學分會. 過敏性疾病診治和預防專家共識(Ⅱ). 中國預防醫學雜誌, 2022, 56(11): 1527-1539.

[9]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臨牀藥理學組, 等. 兒童常見呼吸系統疾病免疫調節劑合理使用專家共識(2024年版). 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2024, 39(11): 801-809.

[10]Barnes PJ.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Pharmaceuticals (Basel). 2010;3(3):514-540.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進行醫學科學交流,不用於推廣目的。

審批編碼:CN-163102 過期日期:2026-07-10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