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藍白合 郝龍斌:兩黨協商、民調決定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左)昨天拜會全國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臺中市前市長鬍志強(右)特地從新加坡趕回力挺。記者胡經周/攝影
國民黨主席選舉開跑,「藍白合」成候選人必考題。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昨主張,二○二六和二○二八大選,藍白展開黨對黨協商,以民調等方式找出最有勝算的人選,絕不容許郭臺銘事件重演。黨主席候選人鄭麗文認爲,藍白合取決於黨主席誠信與遊戲規則。
郝龍斌昨接受網路直播專訪時說,臺中市長盧秀燕目前看來是衆望所歸的二○二八人選,若屆時盧仍是最強人選,當然可徵召她;但萬一有其他變數,以他的公信力,可邀大家坐下來商量,如何透過公平透明機制,協調後產生能贏的「當選人」。
他舉例,如果兩人有參選總統意願,就把雙方找來聽取各自說法;若以民調決定,雙方各擇兩家民調、再加上一份黨中央的共五份民調,去掉頭尾,取中間三家民調平均,結果誰勝出就是誰出線。他強調,協調機制要雙方能接受,結果要公平公開公正。
郝龍斌說,如何把在野席次極大化,國民黨絕對要給民衆黨生存空間,黨對黨談判彼此要有善意,沒有二○二六就沒有二○二八,二○二六透過雙方合作先建立好的基礎互信,纔有可能談二○二八;明年九合一選舉提名,原則「現任優先」,視整體區域狀況由易到難,展開黨對黨協商,以民調等方式推舉最強人選。
鄭麗文:取決於黨主席誠信與遊戲規則
鄭麗文則表示,藍白要合,一是取決黨主席誠信,二是要遵守遊戲規則,這當中要符合兩黨決策及體制,一切必須正式由兩黨中常會通過後公佈。以二○二六來說,現任優先,非藍白執政縣市中若兩黨都有適合人選,則共同議定民調,並於當選後共同組成執政團隊。
另位黨主席候選人卓伯源認爲,藍白合最重要的是在於黨主席公正無私,不受到政治勢力影響;他若當主席,會在藍白合上先採協調方式,比照歐洲內閣制國家精神,未來若拿到政權更會落實內閣制權力分享的精神,這也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針對國民黨主席選舉動態,民衆黨秘書長周榆修表示,這是該黨黨內機制,民衆黨不會介入,至於未來在野陣營合作的期待,主要來自社會真實發生過的案例與數字,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他以「反惡鬥罷免」運動爲例,從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的險勝,再到國民黨立委林沛祥罷免案數字翻倍,甚至是後來的核三重啓公投案差距擴大,數度證明在野合作的重要性。
不過,周榆修說,在野陣營合作基礎應是「開誠佈公」、避免雙方誤判,合作也應該像立法院黨團協商,大家坐下來把話講清楚;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無論最後誰出線,「雙方都要誠實面對未來合作上的挑戰與現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