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腐人員必須在月底前交代問題、提交辭呈”,華熙生物“內部反腐”刷屏背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錚 編輯 陳莉 實習生 郭栩君

華熙生物把變革的手伸向內部。

“想不被時代淘汰,我們不能再等待”,據“華熙生物”微信公衆號於3月3日發佈的《從嚴治理組織、重返業務一線、重回創業狀態——趙燕內部講話全文》顯示,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在總裁辦公會上發表內部講話。

文章指出最近兩年華熙生物有比較大的業績調整,調整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場造成的,更大的原因是組織、人才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而主動踩了剎車”。

趙燕表示,目前華熙生物依然沒有走出危機,但這種危機並不是因爲業績下滑,而“在於現有組織的熵增遠遠超過了這個時代允許的速度,已經到了必須出重手整頓的時候。”面對之前寬鬆的企業管理滋生的內部問題,她表示公司已經開始“刮骨療毒”,要求所有貪腐人員無論職務高低,必須在3月31日前限時交代問題、提交辭呈。

在業務層面,華熙生物將收緊“外包”,核心工作從簡單蹭風口、簡單組合和外包模式,徹底轉向團隊自身能力的建設。

華熙生物的全面變革始於2023年,在2024年進入“變革元年”。去年以來,華熙生物已有多名高管及核心研發人員的職務發生變化。公司因管理變革的組織架構升級、薪酬體系變革、諮詢公司費用和股權激勵費用等超過7000萬元。

━━━━━

溯源業績調整原因

業務上將收緊“外包”

文章指出,最近兩年華熙生物有比較大的業績調整,這樣的調整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場造成的,“更大的有一部分原因是我意識到我們組織、人才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而主動踩了剎車”。

趙燕稱,2024年公司步入變革調整期,第一階段重點進行了流程的調整,“我今天要給大家交個底:流程調整隻是把公司失控的動作糾正過來,暴露很多原來沒有暴露的問題,真正的變革是人的變革,現在剛剛開始!”

與此同時,趙燕坦言,過去這些年華熙生物在組織建設和人才團隊上做了探索,也走了彎路。目前公司第一階段流程調整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下一步的重點是打破低效官僚團隊的僞工作,重新建立創業型組織,重新培養創業型團隊精神,讓“團隊可以自我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面對之前寬鬆的企業管理滋生的內部問題,她表示公司已經開始“刮骨療毒”,要求所有貪腐人員無論職務高低,必須在3月31日前限時交代問題、提交辭呈,如超過時間未主動交代的,“我們將移交司法部門,不做內部處理。”

在業務層面,華熙生物則將收緊“外包”,核心工作從簡單蹭風口、簡單組合和外包模式,徹底轉向團隊自身能力的建設。趙燕直言,“不要以任何業績波動來要挾公司收緊外包的決心,降低費用率只是表面的問題,爲組織培養長期競爭力纔是更長遠的考量。”據她提議,原華熙生物“個人健康消費品事業部”將更名爲“皮膚科學創新轉化事業部”,該部門組織與業務調整也將隨之展開。

━━━━━

去年爲“變革元年”

全年管理變革成本超7000萬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髮現,華熙生物的全面變革始於2023年,在2024年進入“變革元年”。

2024年10月17日,“華熙生物”微信公衆號發佈《致大家的一封信》。文章指出,由於外部環境及市場的變化,機遇和挑戰並存,加之公司經過多年高速發展,戰略進一步升級,因此,2023年華熙生物主動做出全面管理變革的戰略決策。

據瞭解,華熙生物聘請IBM管理諮詢團隊,用時4個月對公司進行了全面調研及系統診斷,併發布了48個變革項目。華熙生物也在2023年第三、第四季度開展了變革試點,隨後於2024年進入“變革元年”,公司發佈的全部48個變革項目要實現落地。

在2024年6月披露的投資者關係互動記錄表中,該公司表示,此次整體變革並非單一方向的改變,而是以流程爲牽引,涉及從組織結構到技術應用、再到績效評估等多個方面的全面調整。

優化流程的同時,華熙生物還引入了績效和指標管理。例如,重新定義逾500項管理指標,包括80餘個核心業務指標;在研發領域納入轉化率、成果驗收合格率和關鍵節點通過率等指標,深化研發人員KPI內容;供應鏈管理的關鍵指標如計劃達成率、產能利用率等也得到了優化。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梳理,去年以來,華熙生物已有多名高管及核心研發人員的職務發生變化。

依據華熙生物2024年2月-4月的公告信息,欒依崢繼續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分管投資管理工作,不再擔任財務總監;聘任汪卉出任公司財務總監,負責財務管理相關工作。

同年4月,原核心技術人員馬守偉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職務,核心技術人員王勇志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職務。同時,根據內部工作安排,公司副總經理劉愛華、原核心技術人員欒貽宏,均不再直接負責研發相關工作,因此不再認定劉愛華、欒貽宏爲核心技術人員,兩位仍然在公司任職,負責其他重要工作。

到了2025年,華熙生物董事、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郭學平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再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仍留任公司董事直至本屆董事會任期屆滿。此外,郭學平在公司或其控股子公司不再擔任其他職務,亦不再被認定爲核心技術人員。

據華熙生物最新發布的2024年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7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6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01億元。

在影響經營業績的因素中,華熙生物指出,報告期內,公司堅持並持續貫徹管理變革,推進管理變革項目的落地。因管理變革的組織架構升級、薪酬體系變革、諮詢公司費用和股權激勵費用等超過7000萬元,“管理變革帶來了一定短期成本上升,但爲公司長期發展夯實基礎。”

值班編輯 康嘻嘻 李加減

星標“新京報”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點擊“在看”,分享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