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豬拍賣館變藝文基地 拚2026年12月完工

臺中市北區「小豬藝文基地」29日動土,市長盧秀燕(前排右六)與來賓比出俏皮豬鼻子模樣。(陳淑娥攝)

臺中市原北區肉品市場拍賣館昔爲豬隻走秀選美場域,圓形建築獨具特色,麗明營造捐贈2億元打造的「小豬藝文基地」29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市長盧秀燕表示,基地規畫小劇場與主題展示館,未來市府投入5000萬元優化空間,明年底可完工,將成爲全國最具特色、最有溫度的主題藝文場域。

盧秀燕指出,原北區肉品市場過去爲屠宰場,環境髒亂,後來展開轉型規畫,包括「豬事圓滿公園」去年底已啓用,臺中市量體最大達1000戶以上社宅也於去年開工,預計2029年完工。

盧秀燕進一步說,拍賣館昔日是豬隻走秀選美的場域,原規畫拆除改建爲公園,但拍賣館怎麼看怎麼美,且臺灣圓形建築很少,加上環形座位具有歷史意義與空間價值,最後決定保留轉型爲藝文基地。

盧秀燕強調,感謝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捐贈2億元打造「小豬藝文基地」,不僅是場館的誕生,更是文化紮根與歷史空間再利用的重要里程碑。市府將投入5000萬元建置劇場設備與優化空間,並由文化局營運管理,引入在地團隊與青年創作能量,打造具創意、實驗性的平臺。

吳春山表示,30多年前開始收藏豬藝術品,沒想到能擁有真正展覽空間,他形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基地保留老樹、融入自然,並結合劇場設計,未來將成爲臺中最有故事與氛圍的文化地標。

文化局指出,「小豬藝文基地」包括「拍賣館小劇場」與「麗明.豬展示館」兩座主要場館,其中,拍賣館佔地約847平方公尺,近300席空間,規畫爲可容納親子劇場、音樂、舞蹈、脫口秀與跨域演出的中小型劇場。

展示館則新建於原屠宰設施拆除後的基地,佔地約643平方公尺,以豬爲主題,每年規畫2至3檔展覽,展出吳春山收藏的豬主題藝術品,預計明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