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秀姑巒溪遊客中心原地重建 拚2026年底完工

花蓮縣瑞穗鄉秀姑巒溪遊客中心啓用迄今已逾30年,結構與外觀老舊且因過去幾次地震受損,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爲此斥資9800萬元原地重建,工程預計2026年底完工;圖爲完工示意圖。(東管處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瑞穗鄉秀姑巒溪遊客中心啓用迄今已逾30年,結構與外觀老舊且因過去幾次地震受損,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爲此斥資9800萬元原地重建,觀光署長周永暉(前中)今天特別出席開動動土典禮。(東管處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瑞穗鄉的秀姑巒溪遊客中心是當地泛舟活動的起點,隨建物啓用迄今已逾30年,結構與外觀老舊且因過去幾次地震受損,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考量使用安全,同時因應新的旅遊型態,斥資9800萬元原地重建遊客中心,並融合溪流蜿蜒的地景意象及當地族羣特色,工程預計2026年底完工。

東管處工務科長張盈慧表示,現有的秀姑巒溪遊客中心自1987年啓用,建物逐漸出現老舊、漏水的情形,結構更因3年前0918嚴重損壞,考量遊客及同仁使用安全,東管處決定拆除、重建遊客中心。

東管處前年開拆遊客中心建築體,並在一旁搭建臨時中繼的服務中心繼續提供遊客旅遊資訊,同時設計規畫新建物的結構細節,工程今年3月底發包,今天開工動土,預計2026年12月完工。

觀光署長周永暉今天出席動土典禮致詞表示,舊遊客中心啓用迄今逾30年,隨旅遊型態與遊客服務需求變遷,已無法滿足現代觀光發展,因此東管處啓動重建計劃,重新定位與賦能,並以「從土地長出來」作爲設計理念,強調建築與自然環境的融合。

他說,新的遊客中心共納入5大核心特色,包含展售在地農特產品,推動地方經濟;提供全方位、智慧化的遊客服務;規畫沉浸式體驗空間,讓遊客深度認識在地文化與自然生態;擴大周邊停車空間,提升便利性;打造完善的無障礙與親子友善環境,期待新中心未來能成爲推廣泛舟運動休閒、自然療愈旅遊的基地,爲東部注入更多觀光能量,帶動區域永續發展。

張盈慧指出,遊客中心重建總經費約9800萬元,預計興蓋2層樓建物,1樓爲主要活動空間,包含友善公廁及淋浴設施、遊客服務中心、自行車租賃站、行政中心及賣店等,並結合泛舟、露營、單車等活動做推廣,滿足不同旅客需求,2樓主要爲機房;其中賣店將以出租方式展開營運,提供在地產業銷售使用。

由於秀姑巒溪遊客中心過去有座「大頭目」地標,此次也隨工程拆除,讓不少遊客感到可惜,也好奇未來是否會重建,張盈慧坦言,大頭目其實是座水塔,年久失修老舊,且查找資料、詢問部落發現,圖騰柱與地方文化無關聯性,也非部落主要代表意象, 經溝通協調後決議拆除且不重建,不過會做個小模型留做紀念。

張盈慧接着說,新的遊客中心建物造型以秀姑巒溪河畔展開設計,外觀鋪面則是呈現蜿蜒的河流意象,同時也會在建物外頭放置在地藝術家以當地部落、羣族量身打造的公共藝術作品,藉此展現全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