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重劃區 成「百萬裡」催化機器

臺中市平均所得增幅最高的北屯區四民裡,坐落於14期、11期之間,區域內有知名的洲際棒球場。圖/曾麗芳

臺中市平均所得增幅TOP 5村裡

重劃區不只是帶動房價,也推升居民所得收入。臺灣房屋根據財政部最新所得資料,觀察臺中市平均所得破百萬的村裡,從2019年的23個,大幅增加至2023年的60個,新進的百萬裡,多半與重劃區開發有關!其中北屯區的四民裡,2023年平均所得突破百萬元,較2019年大增75.4%,所得增幅居全市之冠。

西屯區的龍潭裡,平均所得也在五年間大增近7成達154.8萬元,增幅排名第二;增幅季軍的北屯區舊社裡,五年來平均所得增幅亦超過6成;西區的公館裡、烏日區的湖日裡,也以逾4成的增幅擠進前五名榜內。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平均所得增幅最高的北屯區四民裡,就坐落於14期、11期之間,區域內有洲際棒球場、漢神洲際購物商場等重大建設;亞軍的西屯區龍潭裡,轄區包括享有「米其林商圈」美譽的單元二北側;季軍的北屯區舊社裡,更有機捷總站特區、單元12雙重劃區加持;第五名的烏日區湖日裡,地跨舊市區與烏日高鐵特區,重劃區儼然成爲推升所得的特效藥。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重劃區的公共建設題材豐富,不動產增值速度快,居民出售不動產後,不僅財產交易所得大幅增加,售屋款暫存入銀行,也拉昇利息所得;加上成熟精華區七期、11期供需飽和,緊鄰的新興重劃區單元二與14期,吸引不少外溢的高收入民衆入住,拉高重劃區村裡近年的平均所得,使所在村裡於平均所得增幅排行榜中稱霸。

臺中平均所得增幅前五名的村裡中,西區公館裡是唯一沒有重劃區題材加持的村裡。陳定中分析,公館裡所在的西區,早年就是高級住宅區,居民多半具有專業背景,所得基礎也相對突出,且公館裡北側有美術園道,南側則有臺鐵立體化的五權車站,因此近年的財產交易所得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