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智慧停車 首波6路段無紙化收費
臺中市影像辨識無紙化智慧車格第一階段9月8日啓用,包含國家歌劇院周邊的市政北七路、市政北二路、河南路、惠民路、惠來路與逢大路等路段共296格,可以線上查詢、繳納停車費。圖/臺中市府提供
臺中市首處影像辨識無紙化智慧停車將在9月8日啓用,地點位於國家歌劇院周邊,車格內繪製綠色的LOGO與「P」的圖樣,民衆停車後可以線上查詢、繳納停車費,無須透過紙本繳費單。市府將在2030年以前建置2萬7000格智慧化車格,提升開單效率。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臺中去年起推動區區智慧停車計劃,從2024年到2030年編列26億元,建置智慧化車格,包含2萬1000格地磁車格與6000格影像辨識無紙化車格,今年力拚增加1000格影像辨識無紙化車格,9月8日啓用第一波。
交通局指出,第一階段智慧停車影像辨識無紙化車格路段,包含國家歌劇院周邊的市政北七路、市政北二路、河南路、惠民路、惠來路與逢大路等路段,共計296格,路旁有智慧停車收費告示牌,除說明費用,也有QRcode可掃碼線上繳費;下一波無紙化路段預計設置在國立臺灣美術館周邊。
臺中市影像辨識無紙化智慧車格第一階段9月8日啓用,包含國家歌劇院周邊的市政北七路、市政北二路、河南路、惠民路、惠來路與逢大路等路段共296格,可以線上查詢、繳納停車費。圖/臺中市府提供
交通局表示,第一波無紙化智慧車格預計1個月可減少約2.5萬張停車單,以及2名開單人力,影像辨識系統可有效提升停車管理,透過智慧化資訊傳輸,民衆也可以更即時精準掌握車格狀況,降低尋找停車位的時間,預計平均可減少5到8分鐘。
葉昭甫說,臺中人口將近287萬人,交通便利、就業機會多、天氣良好,吸引許多人移居工作,帶動大量人流車流,也引起停車位不足的問題,因此智慧交通系統愈來愈重要;交通局推動智慧車格,也兼顧城市美學與行人友善,全部設計爲「無立柱」智慧車格。
交通局補充,無紙化車格的繳納方式包含車號綁定行動支付App,如iPASS MONEY、街口支付、歐付寶、全支付、icash Pay等等,或金融機構、電信業者與遠通電收自動代扣繳費,也可以用臺中交通網App連動綁定,詳情可上停車管理處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