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消防超前部署!增購「救災機器人」 強化科技救援
臺中市消防局積極推動科技救災,今年再添購2組救災機器人。(消防局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臺中市消防局積極推動科技救災,今年再添購2組救災機器人,配置於神岡、水湳分隊,全市已配置9組,可透過紅外線、氣體偵測與遙控滅火,有效降低消防員風險。同時,消防局啓動無人機專業高級證照訓練計劃,49名學員受訓,目標取得夜間、水域、人羣上空操作資格。全市目前已配置38架無人機、163位飛手,24小時支援火警、水域與山域救援,全面提升空地聯合救災能量。
消防局災害搶救科科長趙育德說,救災機器人最大優勢爲取代消防人力,深入意外現場,減少消防員救災風險,且能因應火場型態搭載不同配備,像是遙控式砲塔與泡沫套筒,可噴水、噴霧或泡沫滅火;如果是瓦斯外泄、地下室火警,有危險氣體或是火煙密佈,則能裝載大型風扇,將危害降低。
消防局啓動無人機專業高級證照訓練計劃。(消防局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這次採購的救災機器人,配有紅外線熱顯像儀、五用氣體偵測器、高解析鏡頭等設備,能在夜間或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利用熱顯像儀即時偵測火場熱源,並以氣體偵測器監測有害氣體,最後把現場影像回傳到指揮中心,有效降低消防人員暴露在險境的風險。
另外,消防局也啓動 「遙控無人機專業高級證照訓練計劃」,針對具備基本證照的展開進階培訓,目標取得是 G1(夜間操作)、G2(水域投擲救生器材)、G3(人羣上空操作) 3項高級資格,強化災害現場的空中支援能力。
培訓由局內7位資深教官領軍,近期展開1個月密集課程,共有49位學員參訓,目前全市消防局已配置 38架各級無人機、163位飛手,24小時輪值,廣泛應用於火警偵搜、水域搜溺、山域搜救及火災監測。
未來,消防局將持續添購救災機器人並推動無人機進階訓練,讓「科技救災」成爲消防人員最強後盾,全面守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