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無薪假1282人次 勞局:本勞、移工須一視同仁
美國關稅風暴延燒,勞動部1日公佈實施減班休息(即「無薪假」)勞工4863人次,創今年新高。臺中是精密機械產業重災區,1282人次放無薪假;勞工局提醒,企業放無薪假必須一視同仁,不可本國勞工放無薪假、外籍移工照常上班。
勞動部公佈,截至9月1日,國內製造業放無薪假的企業共245家,人數4863人,其中受到美國關稅影響放無薪假的企業118家、3055人次;臺中勞工局統計,放無薪假的企業61家、1282人次,美國關稅是主要原因,受影響者爲49家、1122人次。
勞工局長林淑媛表示,企業受到美國關稅或匯率影響,導致必須調整組織或勞工工作內容,若確有必要實施減班休息,應與勞工充分溝通、取得同意,且依法通報;若營運恢復正常或勞資雙方同意的實施期間已到,應立刻恢復原有的工作模式。
林淑媛指出,過去臺中企業面臨產業衝擊,比如疫情期間,曾出現「本國勞工放無薪假、外籍移工正常上班」的情形,這波關稅衝擊迄今尚未接獲這類通報,但仍提醒各企業,本國勞工與外籍移工都是勞動法令保護對象,要放無薪假必須一視同仁,不可差別待遇。
林淑媛說,企業放無薪假期間,如果讓從事相同工作性質的本國勞工減班,卻讓外籍移工正常出勤,甚至因此積欠本國勞工薪資,違反就業服務法第42條「妨礙本國人就業機會與勞動條件」,可處6萬到30萬元罰鍰,勞動部也得依違反人數1比1廢止聘僱並管制2年。
勞工局表示,爲協助企業因應美國關稅衝擊,已在官方網站建置專區,針對安心就業、職能充電、安穩僱用、失業再就業、職場接軌、勞工保護等6大面向,提供20項服務;企業主如對聘僱外籍移工相關法令有疑問,可洽勞動力發展署1955專線或勞工局跨國勞動力事務科。
勞工局已協助放無薪假的企業申請勞動部安定措施,共17家、199名勞工受惠,也針對無薪假分佈較多的區域增加訪視頻率,強化與廠協會之間的聯繫,及時掌握產業變動狀況;9月辦理35場徵才活動,提供近4000個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