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跳水價」有貓膩? 老司機揭:不排除投資人操控AB約
▲自去年919過後房市冷卻,成交量縮,但部分地區傳出價格異常波動。(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陳筱惠/臺中報導
自去年919過後房市冷卻,成交量縮,但部分地區傳出價格異常波動,但仔細追查後,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杰鳴指出,確實有不肖業者或投資人會利用AB約操作價格,建議民衆千萬不可輕易嘗試。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57/買房只要50萬?專家曝「低首付4波真相」 這次恐怕玩不下去!
本刊報導的《烏日高鐵特區驚現跳水價! 5年新古屋社區1字頭成交》,引起房市羣組關切,也不少人跳出表示這個有可能是另類AB約交易,將實登交易金額降低,其餘採「現金」付款,避開房地合一稅。
實際詢問中臺灣各大房仲從業人員,「現金件」行之有年,但以本刊報導的案例來說,價格部分太貼近5年前成本價,尤其是獲利僅30~40萬元,不免讓人想到,房地合一稅中「未提示取得、改良及移轉而支付的費用者,有30萬元上限的免稅額」。
不過,市場中出現成交價「逼近」,或僅「略高」於成本價的狀況並不多見,房仲透露:「敢的人全拿!定約低價成交,這種狀況過去比較容易出現在觸頂豪宅限制貸款4000萬元的物件,但若以一般件來說,應是自住客接盤,盤算住滿6年、獲利400萬的免稅額度、以及換屋重購退稅下,可彌補『現金』價差。」
對此,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杰鳴指出:「確實有不肖業者或投資人會利用AB約操作價格,而AB約又分爲『把價格做高』與『把價格做低』兩種。」
▲利用AB約無論是「把價格做高」與「把價格做低」,都是違法的。(圖/記者陳筱惠攝)
以「把價格做高」來說,常見的是買方自備款不足,因此合意作價。舉例來說,假設總價2千萬元、40坪的房子,在銀行願給的貸款成數僅7成5,但買方自備款只有400萬元,仍不足100萬元下,利用AB約,將跟銀行申請貸款的成交價改爲2200萬,買方因此可貸得1650萬,買方藉此就可以順利買房。
而且,成交單價從每坪50萬提高到55萬。這樣不僅買房民衆未來售屋時,獲利可以少繳稅樂意配合。
另外,「把價格做低」舉例來說,近5年房價大漲,屋主取得成本1000萬,目前市場行情1500萬,但爲了規避房地合一稅,因此用「假的低價」與「房地合一可減除的成本費用,賣方房地合一稅就可以免稅,而低價申報對買方雖然不利。
但因中南部房價較低,中小坪數的首購產品,未來就算售屋,被課重稅機率低,因此,依然有不少買方願意配合。
不過,陳杰鳴提醒:「利用AB約是違法的,可能會觸犯《刑法》僞造文書罪、詐欺罪、使公務人員登載不實罪,並違反《平均地權條例》第81-2條第2項,申報登錄資訊不實,可處3萬元~15萬元的罰鍰。此外,還可能成爲銀行拒往戶,信用報告也會有不良紀錄,民衆千萬不可輕易嘗試。」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57/買房只要50萬?專家曝「低首付4波真相」 這次恐怕玩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