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榮總當選全球百大智慧醫院 兩岸三地唯一進榜醫院
臺中榮總的全自動智能檢驗室,所有醫療檢體標本,都利用自動軌道系統運送串聯。估計可以減少人力25%,並且降低感染風險,確保人員安全工作環境。記者程嘉文/攝影
由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與調研機構Statista 合作進行的「2025年全球最佳智慧醫院評比」(Newsweek World's Best Smart Hospitals 2025)日前揭曉,臺中榮民總醫院列名全球99名,是目前兩岸三地唯一進入百大排名的醫院。退輔會主委嚴德發日前視察臺中榮總,對該院努力導入智慧醫療的表現高度肯定。包括智慧病房、遠距醫療中心、全自動智能檢查室等,近日還完成加護病房的人工智慧急性腎損傷預測軟體,並與鴻海、日本川崎合作,研發護理機器人。
臺中榮總院長傅雲慶表示,該院在民國111年5月成立遠距照護中心,結合各部門協作、24小時護理專業支援及資訊技術援助,提供即時醫療諮詢、遠距視訊會診、複雜手術遠距協助,以及居家與救護車上的生理數據即時監測等多元服務。遠距視訊會診提供可10科、14診,112至113年共執行670例,成功協助榮家機構減少9成以上病人奔波轉送,並曾進行6例複雜性遠距心導管會診,協助其他醫院順利執行心導管手術。
爲了降低加護病房的病患風險與醫護負擔,中榮與廠商合作,開發出「人工智慧急性腎損傷預測輔助軟體」。所有病患的生理狀況監測數據,以及醫師用藥狀況,都會輸入系統,並且評估其發生急性腎損傷的機率。如果屬於高風險,系統就會發出警示,提醒醫護人員注意,並且改換使用腎毒性較低藥物等方式。目前已有其他醫療院所洽詢引進這套系統,中榮也持續與AI廠商合作,研發其他風險的監控軟體。
中榮也首創全國之先,設立全自動智能檢驗室,所有的醫療檢體標本,都利用自動軌道系統運送串聯。估計可以減少人力25%,更重要的是降低感染風險,確保人員安全工作環境。
護理人力嚴重不足,是近年國內醫院普遍狀況,不少醫院甚至被迫關閉部分病房,甚至被媒體形容爲「得護理師得天下」。對此中榮表示,院方積極打造幸福職場,替護理人員提供單人宿舍,並與中科舉辦未婚聯誼等活動。在努力之下,護理人員每年離職率僅有5%出頭,遠低於全國醫學中心級醫院的平均數12.5%。目前護理師職缺都處滿編狀態,還有數百位候補人員正在等候通知,人力無虞。
臺中榮總院長傅雲慶介紹該院推動智慧化的歷程。記者程嘉文/攝影
臺中榮總開發出加護病房的「人工智慧急性腎損傷預測輔助軟體」,依據病患的生理狀況與醫師用藥,評估其發生急性腎損傷的機率,如屬高風險就會自動警示,提醒醫護人員注意。記者程嘉文/攝影
臺中榮總與鴻海、川崎合作,推出護理機器人Nurabot。記者程嘉文/攝影
臺中榮總遠距醫療中心的護理人員,提供高齡病患諮詢服務。記者程嘉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