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 科技執法罰單王 去年舉發8千件

臺中市環中東路、太原路口2024年「科技執法」開出逾8000張罰單,高達9成違規項目是「轉彎未依規定」,民衆質疑該路口「只有外側車道才能右轉」卻標示不清。(馮惠宜攝)

臺中哪個路口最容易讓駕駛人荷包失血?根據市警局統計,「北屯區環中東路與太原路口」在2024年共開出8145張科技執法罰單,榮登全市第一,而最大宗的違規是「轉彎未依規定」。市議員曾朝榮質疑,該路口標示不清,才讓用路人頻繁受罰;市府迴應,標線合乎規定,將持續觀察檢討。

根據市警局資料「北屯區環中東路與太原路口」自2023年啓用科技執法以來,至2024年已開出高達2萬5118張罰單。其中,光是2024年就舉發了8145件,高居全市科技執法罰單數量之冠。最大宗的違規項目並非闖紅燈,而是「轉彎未依規定」,共2萬2707件、佔90%,是闖紅燈2246件的10倍之多。

曾朝榮指出,環中東路的標線設計有許多問題,包括標示不清、號誌變換時讓駕駛人進退兩難等。市議員陳雅惠認爲,科技執法的目的應是減少車禍,但若標線不清、設計不良,只會讓罰單不斷增加,徒增民怨。

曾因此受罰的曾姓上班族表示,該路口「只有外側車道才能右轉」,但因標示不清、駕駛人反應距離受限,導致不熟悉路況的駕駛人極易違規,問題不在駕駛習慣,而是道路設計不良。

曾朝榮呼籲交通局與警察局應實地會勘,從根本的交通工程着手改善,而非僅依賴開罰;他也質疑,罰單驟增,事故未必真正降低。市議員張芬鬱表示,將科技執法視爲降低交通事故良方是錯誤政策,實際上開罰件數和降低事故件數不成比例。

市警局交通大隊表示,「環中東路與太原路口」於2023年建置科技執法,該路口在2022年發生31件事故,2023建置當年事故卻不減反增,飆升至72件。直至2024年,事故降至59件。分析該路口2024年的主要肇事原因爲「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及「駕駛分心」等;駕駛行爲仍是影響交通安全的關鍵因素。

市府也強調,任何科技執法設備建置前,均會邀集交通局及轄區分局等權責單位實地會勘,確認道路標線、標誌及號誌符合規範。交通局承諾將持續觀察車流狀況,檢討交通管制設施。警方也提醒,雖科技執法能有效嚇阻特定違規,但仍需駕駛人遵守規則,才能真正降低事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