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今年第2例重症!出生5天男嬰染腸病毒重症死亡

家長帶幼兒到診所接種腸病毒疫苗。圖/臺中兒科醫師施勝桓提供

衛福部疾管署今證實,臺中市上週新增1起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爲出生5天的男嬰,經中央實驗室檢出感染伊科病毒11型,昨經疾管署研判確診,這也是臺中市今年第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診個案。

臺中市衛生局呼籲,準媽媽應提高警覺,如有發燒、腹瀉等症狀應儘速就醫,生產前14天內若曾出現不適,務必主動告知產房醫護人員,並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手部衛生與環境清潔消毒,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守護新生兒健康。

臺中兒科醫師施勝桓建議,家長要做好防疫,勤洗手、戴口罩,特別是幼童,並及早爲符合資格的幼兒施打腸病毒71型疫苗預防,並避免引發重症。

臺中市衛生局說明,死亡個案爲本國籍、住在後裡區的男嬰,早產出生後即因呼吸窘迫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在出生第五天病逝,經醫師懷疑爲新生兒腸病毒感染通報檢驗後,最終確診感染伊科病毒11型。

疾管署說明,這名男嬰母親在生產前1周有發燒、呼吸喘狀況,個案出生時有早產、呼吸窘迫情況,一出生就轉入新生兒加護病房,在出生第4天呼吸急促、活動力下降等立即插管治療,隔天過世,呼吸道檢體檢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確診爲腸病毒感染併發敗血症等重症。

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目前社區常見腸病毒型別以伊科病毒11型爲主,該型病毒特別容易導致新生兒出現重症,也會對幼童造成健康威脅。腸病毒具高度傳染性,大人小孩皆可能感染,5歲以下幼兒更是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羣。

曾梓展說明,預防關鍵在於「勤洗手、做好清消」,家有嬰幼兒的家庭,照顧者在抱小孩、餵奶前,應確實以肥皂正確洗手,外出返家也應更衣更換口罩,避免將病菌帶入家中。若發現5歲以下幼兒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如嗜睡、意識不清、抽搐、手腳無力、呼吸急促或持續嘔吐等,應立即送往臺中市13家腸病毒責任醫院診治,掌握黃金治療時間,降低重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