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產前發燒!男嬰出生5天「腸病毒重症併發敗血症」死亡

▲臺中后里一名早產兒出生5天就因腸病毒重症併發敗血症死亡,疫調顯示,母親產前就出現發燒、呼吸喘情況。(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遊瓊華/臺中報導

臺中市衛生局日前接獲醫院通報,臺中市后里區一名出生5天的男嬰,疑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經中央實驗室檢出感染伊科病毒11型,並由疾病管制署研判確診,爲臺中市今年第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診個案。衛生局表示,男嬰早產,出生第5天出現呼吸喘與活動力下降等症狀,儘管醫療團隊全力救治,仍不幸病逝。

疾管署資料顯示,家住后里的男嬰因爲早產、呼吸窘迫出生後就收治新生兒加護病房,在4天大時出現呼吸急促,肝指數、發炎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插管搶救,但生命徵象仍不穩,隔天就過世,後續檢驗確認感染腸病毒伊科11型。另外,疫調顯示個案母親在生產前一週有發燒、呼吸喘,無法排除腸病毒感染。

臺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目前社區常見腸病毒型別以伊科病毒11型爲主,該型病毒特別容易導致新生兒出現重症,也會對幼童造成健康威脅。腸病毒具高度傳染性,大人小孩皆可能感染,5歲以下幼兒更是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羣。預防關鍵在於「勤洗手、做好清消」,家有嬰幼兒的家庭,照顧者在抱小孩、餵奶前,應確實以肥皂正確洗手,外出返家也應更衣更換口罩,避免將病菌帶入家中。

此外,也提醒教托育機構、暑期班及夏令營等人員,應定期以500 ppm濃度的含氯漂白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市售漂白水)清消幼童常接觸的物品與環境,降低腸病毒交叉感染風險。

衛生局呼籲,若發現5歲以下幼兒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如嗜睡、意識不清、抽搐、手腳無力、呼吸急促或持續嘔吐等,應立即送往臺中市13家腸病毒責任醫院診治,掌握黃金治療時間,降低重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