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國際糕豐會移師大安 箏箏日上助攻觀光產業起飛

臺中國際糕豐會1日透過「箏箏日上」施放風箏儀式,寓意大安地方發展與觀光產業蓬勃起飛!圖/曾麗芳

「2025臺中國際糕豐會」9月13、14兩天於大安區登場,中市府觀旅局整合臺中相關觀光資源注入大安,期吸引更多遊客認識大安、走進大安。今(1)日於大安港媽祖文化園區舉辦宣傳活動,藉由施放全臺最大30米大鯨魚風箏,象徵大安人丁興旺、觀光產業蒸蒸日上,爲活動揭開序幕。

今日活動以添丁添福主題舞蹈開場,並透過「箏箏日上」施放風箏儀式,寓意大安地方發展與觀光產業蓬勃起飛!同場舉辦的「淨界之美攝影展」徵件比賽頒獎典禮,展現臺中海線之美與環保意識。

中市府邀集在地業者共同展攤,包括「阿聰師芋頭文化館」、「安貝斯釀酒故事館」、「大呷面本家」等知名品牌,透過產業故事與在地情感的分享,讓更多人看見大安的文化底蘊與發展潛力。

觀旅局長陳美秀表示,市府持續推動海線交通建設與觀光資源整合,期望帶動大安地方產業發展、活絡經濟,並吸引年輕人回鄉就業、創業。去年榮獲臺灣卓越獎的糕豐會,今年在大安舉辦系列活動,透過糕餅美食串連地方業者與觀光產業的合作模式,爲在地注入新能量。

阿聰師芋頭文化館總經理吳佩娜回憶「阿聰師」與大安的淵源,感到十分榮幸。阿聰師以酥餅起家,後來因應大甲芋頭盛產,研發出廣受喜愛的芋頭酥,並在大安設立觀光工廠,結合DIY、導覽與購物體驗,帶動地方觀光發展。

此外,鄰近大安港的安貝斯釀酒故事館,則承襲在地古法釀酒工藝,結合土地、人情與歷史,展現大安獨特的文化風味;大呷面本家第三代接班人劉世欣也分享,將傳統麪條融入芋頭元素,創新推出全臺首創的芋頭面,讓傳統飲食文化轉型升級,成功吸引觀光客。

大安總鋪師王淳鐃擁有50年辦桌經驗,也參與糕豐會交流活動,期望透過觀光與產業合作,讓年輕一代看見大安的文化價值,進而傳承併發揚在地特色。

臺中國際糕豐會活動將於9月13、14日盛大展開,亮點包含「風箏奇緣」全臺最大30米大鯨魚風箏展演、近千人共聚的辦桌嘉年華,並邀請知名藝人秀蘭瑪雅、沈文程現場演唱,將贈送每人金磚米伴手禮一份。

活動內容更有糕豐盛事創藝展、臺日漂流木藝術創作展、馬戲派對、親子卡通見面會、文創市集展售及DIY體驗、投票抽獎、保庇集章贈獎等,邀請民衆一同體驗大安的觀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