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 東豐快公老坪山隧道段 開鑿
東豐快公老坪山隧道段鑽掘工程,採用2臺大型鑽掘機,以機械開挖取代爆破施工。(臺中市政府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臺中市重大交通建設「東勢-豐原生活圈快速道路」分5標動工,繼第3、4標「斷橋景觀」順利合龍後,最具挑戰的第1標「公老坪山隧道段」連假期間啓動鑽掘作業,市府目標2029年全線完工通車,打造山城更安全便捷的交通路網。
全線長9.6公里、總經費高達193.7億元的東豐快速道路,自2013年開工,其中第4、5標跨大甲溪橋樑及東勢段已完工,但2018年第1至第3標因環評卡關停滯,也使得第3、4標石岡銜接至大甲溪橋樑段出現「斷橋景觀」,直至2022年市長盧秀燕推動復工。
各標工程如今加速推進,第2標則進入規畫階段,預計今年發包。第3標大甲溪橋樑至石岡段,正在加緊施工,其中跨越大甲溪的「鯉魚脊背橋」在今年5月完工,成功接合第3、4標,讓長達10多年的「斷橋」走入歷史。
最具挑戰第1標「公老坪山隧道段」,雙十連假期間進入隧道鑽掘階段,市府副秘書長張大春表示,盧市長上任克服環評、經費與地形變更等難關,多次向中央爭取支持,才讓計劃順利推進,市府目標2029年讓東豐快全線完工通車。
市府建設局長陳大田說,公老坪山隧道段造價高達58億元,工期約58個月,全長近2公里,是臺中市最長的隧道,將採國道等級標準施工,以機械開挖取代爆破,導入全周式防水膜工法,近日完成隧道口整地及邊坡保護,並啓動開鑿作業。
陳大田表示,工程完工後將串聯東勢、石岡、豐原等地區,不僅能大幅縮短通勤時間、紓解臺3線車流,也能在災害發生時,成爲山城地區重要救援路網,其中東勢至石岡段2026年將率先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