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大坑觀音亭重新打造啟用 廣場變立體更增遮陽和活動面積
臺中市大坑9號步道終點的觀音亭今重新打造完成,市長盧秀燕上午舉辦完工祈福典禮,並和長者合影。記者黃寅/攝影
臺中市大坑9號步道終點的觀音亭因年久失修、地基不穩,市府幾年前基於安全考慮予以封閉,後來再動用8290萬元重新打造,不但增加活動和遮陽面積,地基也更加穩固,市長盧秀燕上午特別出席「觀音亭景觀休憩平臺」完工祈福典禮,報告市民此一好消息,也歡迎市民朋友前往。
盧秀燕說,大坑是臺中的後花園,就像陽明山之於臺北市,是非常受到市民喜歡的登山區。大坑總共有14條步道,每年來大坑的民衆有250萬人次,是中部登山休閒最熱鬧的區域。
觀音亭前面的廣場3、40年來已經老舊而且危險,它的地基不穩,可能造成危險。前幾年爲了安全,市府把它封閉,但也承諾市民朋友一定要重建,因爲登山的朋友會停留在這裡休息、聯誼、吃早餐或是從事一些休閒活動,是市民非常喜歡的區域,所以不能沒有它。她說,民衆登山、遊玩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因此市府會把這些步道做好,讓市民們登山時能夠安全、平安。
這兒也是盧秀燕原本擔任立委時的區域,認識許多老朋友,她在臺北致詞時還一一叫出名字,甚至還請早年曾替觀音亭牽水電的志工陳燈銘上臺,互動熱絡。
建設局長陳大田說,平臺以友善通用概念規畫,面積約0.29公頃,採上下雙層弧形設計,提供多元觀景視野,並以植栽修飾周邊邊坡,柔化高低落差。底層廣場設有桌椅,方便遊客與山友休憩,夜間搭配照明設施提升環境自明性。整體以低彩度色調融入大坑自然景觀。
中間的雲海觀景平臺分爲雲頂、雲中和雲底,分別代表雲海、森林和綠蔭廣場,雲頂和雲中的遮陽面積分別有220、260平方公尺,綠蔭廣場活動空間則有350平方公尺,比以往僅是一個平面鐵皮棚架,現改爲立體後,遮陽面積和活動空間都大幅增加。
他說,未來還會做更多植栽,進一步綠美化,同時也整修公廁等,讓市民在此休閒時能更舒適。
臺中市大坑9號步道終點的觀音亭今重新打造完成,一早就吸引登山市民前往。記者黃寅/攝影
臺中市大坑9號步道終點的觀音亭今重新打造完成,市長盧秀燕上午舉辦完工祈福典禮。記者黃寅/攝影
臺中市大坑9號步道終點的觀音亭今重新打造完成,原本的鐵皮棚架改爲立體平臺。記者黃寅/攝影
臺中市大坑9號步道終點的觀音亭今重新打造完成,廣場變爲立體,還分雲頂、雲中和雲底三層,市長盧秀燕上午舉辦完工祈福典禮。記者黃寅/攝影
臺中市大坑9號步道終點的觀音亭今重新打造完成,市長盧秀燕上午舉辦完工祈福典禮。記者黃寅/攝影
臺中市長盧秀燕(右)上午舉辦觀音亭完工祈福典禮,同時也把老朋友、志工陳燈銘(中)請上臺。記者黃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