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畜牧場染非洲豬瘟300頭全滅 老農損失200多萬:不養了
臺中梧棲區一畜牧場爆發國內首例本土非洲豬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中市梧棲一處畜牧場爆發非洲豬瘟,成爲國內首例本土疫情,該畜牧場自10月10日起陸續出現豬隻異常死亡,共117只,其餘195只則被預防性撲殺,86歲陳姓老農無奈表示,養豬35年從未遇過這種情況,損失超過200萬元,直言不會再養豬。
陳姓老農今(22)日無奈表示,在梧棲養豬已35年,近年因年事已高,由兒子接手經營,這次疫情讓場內豬隻全數死亡或被撲殺,損失超過200萬元,他感嘆「從沒遇過這種情形」,直言不會再養豬。
農業部今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該畜牧場採「成豬喂廚餘、仔豬喂飼料」的飼養方式,防疫人員爲避免疫情擴散,已預防性撲殺剩餘195頭豬,並清消現場,同時對周邊兩處豬場實施管制。
農業部說,經專家討論後,宣佈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以防止病毒擴散至其他地區;此外追查發現該場曾於9月底向臺中潭子採購豬隻,並協助運送至臺中大安區,不過相關豬場目前均未出現異常。
農業部指出,非洲豬瘟以接觸傳染爲主,病毒可經由廚餘、節肢動物、感染動物分泌物、排泄物,或人員、車輛夾帶而擴散,急性發作死亡率高達100%,且無藥可治、無疫苗可防,該病毒具極強環境存活力,可在冷藏豬肉中存活百日、冷凍豬肉千日,即使豬隻死亡仍可存活十多周,防疫難度高,要很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