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寵物生命設施 力拚明年底啓用

國內寵物飼養風氣盛行,臺中市動保處不定時舉辦訓練課程,爲人與毛孩的幸福生活加分。(臺中市動保處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臺中市有登記犬貓高達27萬隻,因沒有公立寵物生命設施,毛小孩後事僅能依賴私人業者,但費用昂貴。市長盧秀燕18日指出,市府正打造公立寵物生命設施,盼儘速啓用。農業局長張敬昌說明,寵物生命設施將於4月完成用地變更編定,力拚明年底或後年初完工。

國內寵物飼養風氣盛行,臺中市有登記犬貓高達27萬隻,近5年飼養數量更成長13萬隻,新增犬貓數量超越新生兒。市府建立寵物友善制度,包括設置公園寵物專區、寵物紀念園區及紮根友善動物的生命教育。

盧秀燕昨於市政會議指出,臺中市原本僅1座寵物公園,她感到不可思議,自己上任後,陸續建置目前達18處寵物專區,年底目標30處。全市共計286萬人口,登記的寵物有27萬隻,10位民衆就有1人養寵物,相關設備都持續建置,讓人與毛小孩都能享受。

盧秀燕強調,寵物不僅是寵物,也是家人,寵物死後需火化,市民希望能好好幫寵物辦後事,市府能體會,雖然神岡寵物植存紀念園區於2022年啓用,但還不夠,目前正打造全國首座公立寵物生命設施,希望儘快建立。

張敬昌說明,公立寵物生命設施將落腳大甲,提供冰存、火化及追思場域,1年可火化4000只犬貓遺體,預計4月完成用地變更編定,明年可動工,力拚明年底或後年初啓用。

環保局統計,近3年市區清潔隊夜間清理的人爲意外犬貓遺體件數,每年約300餘件,以遭路殺的貓居多,各區隊接獲通報後送動保處做晶片掃描及後續處理。臺中公立寵物生命設施未來啓用後,除提供飼主便利服務外,也能有效處理無主犬貓遺體火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