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斥資5400萬優化 葫蘆墩演奏廳今重新啓用
各級民代、在地裡長及藝術家共襄盛舉。(臺中市政府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九天民俗技藝團與衆人大合照。(臺中市政府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啓用逾40年的臺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演奏廳,是大臺中地區最早成立的公有藝文場館,但多年來場館設施老舊,臺中市政府爲此斥資5400萬元,去年展開建築物耐震補強與設施改善工程,在閉館1年整修後,19日重新啓用、盛大開館。
今天首場演出由九天民俗技藝團《擊鼓祈福撼天地》熱鬧揭幕,接續由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帶來結合繪本與音樂的兒童劇場《企鵝與紅公雞》,讓大小朋友在歡笑與感動中,一同見證劇場的華麗重生。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市議員張瀞分、陳清龍、邱愛珊、文化局長陳佳君、豐原區長洪峰明等人到場共襄盛舉。
陳佳君表示,葫蘆墩文化中心設立逾40年,演奏廳亦歷史悠久,曾歷經921地震考驗,場館結構與設施極需升級,以因應現代表演與觀演需求。市府有鑑於此,去年編列5400萬元預算,進行結構耐震補強、空調系統汰換、動線優化及廁所更新等全方位空間改善,提升觀衆整體體驗。
她說,她身爲女性,市長盧秀燕也是六都唯一女市長,此次整建特別重視女性觀衆的使用需求,將廁所男女比例優化爲1比4,照顧更多女性朋友參與藝文活動時的便利性與舒適感,落實貼心與平權的公共文化服務。
「讓音符重新在葫蘆墩文化中心飄揚!」陳佳君提到,葫蘆墩文化中心向來是豐原地區藝文重鎮,年平均舉辦逾120場活動,幾乎每三天就有一場演出,展現旺盛的藝文能量。
此次重新啓用,自即日起至8月3日辦理「開館藝術周」,邀集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音樂劇,由九天民俗技藝團揭開序幕,並結合駐館團隊大開劇團、大甲愛樂室內樂團等,推出超過12場精彩節目。
此外,爲鼓勵市民親近音樂藝術,中心於大廳設置公共鋼琴,即日起至8月3日開放彈奏,只要您路過、願意彈奏,無論心情如何,都能即興演奏一首屬於自己的樂章,讓藝文成爲生活中最自然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