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產業「雪崩式衝擊」 面板停線勸退資深員工

臺中市長盧秀燕表示,美國關稅對產業衝擊嚴重,中部產業首當其衝,「最困難的時候媽媽會在家」。(臺中市政府提供)

臺中市長盧秀燕表示,美國關稅對產業衝擊嚴重,中部產業首當其衝,「最困難的時候媽媽會在家」。近期已有面板廠整條生產線停擺,資深員工遭勸退,並伴隨變相減班措施,對勞工生活造成直接影響。

國民黨臺中市黨部副主委張書華指出,太平工業區九大工業中,多家五金業自第三季起已實施「四休三」或「三休四」,其他產業則因等待關稅稅率確定而暫緩出貨。二代接班企業勉強維持營運,若無接班者,明年歐盟碳稅將帶來更大沖擊。張書華說,中小企業人心惶惶,多保持低調,以免被貼標籤或引來過度關注。

臺中市太平廠商協進會理事長李松原表示,會員企業超過200家,其中至少10家已實施「四休三」,受牽連員工人數不少,業者希望政府能提供轉型協助。張書華補充,自行車、工具機等出口導向產業首當其衝,尤以自行車廠育華工業受匯率與關稅雙重影響,年底將停業,凸顯傳產經營困境。

勞動部中彰投分署統計,自4月3日以來,中部已有53家廠商、912名勞工申請僱用安定措施補助,補助薪資差額50%,其中機械設備製造業最多,共32家、594人。8月13日公告的強化版措施後,薪資補助提高至70%,適用行業擴增至9大類,最早9月1日即可申請。

臺中市勞工局指出,今年至8月15日止,受理45家事業單位大量解僱計劃書,解僱人數共1192人,以住宿及餐飲業最爲明顯;截至7月底,失業給付初次認定人數爲737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37%。其中,30至44歲人數最多,其次是45至64歲2571人、15至29歲1462人、65歲以上計20人。唯逼退或自願離職者未必能申報失業給付,使實際受影響勞工數可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