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4局處 被指太依賴中央財源
市府9月15日送出115年度總預算書完竣版,歲入1836.67億元,歲出1980.05億元,差短143.38億元,市府表示會以舉債方式彌補。
無黨籍議員吳佩芸指出,多個局處有此現象,社會局一般補助佔比達77%,教育局佔歲入62%,建設局佔60%,交通局佔60%,上述4個局處的補助款總額超過128億元,高度依賴中央財源;另方面,根據新版補助辦法,一般性補助須經申請、審查與評比才能覈定,實際獲得金額存在不確定性。
吳佩芸強調,市府現在已打算舉債143億元彌補歲入歲出差短,若中央補助款再不如預期,舉債金額將遠超於此,市府應評估相關風險,如估算只獲七成、八成的一般性補助款,須要舉債多少,否則不但舉債規模超出預期,也讓議會難審預算。
財政局說明,明年度總預算案的一般性補助款總額爲193億元,其中中央覈算的社福等經費42億元會在明年按月撥付,剩下151億元是中央各機關暫時分配額度編列的專項補助,僅佔歲入總額的8%左右。
市府表示,中央政府因應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也改變對地方的補助制度,降低補助額度,導致各縣市政府明年度總預算案都僅能依照暫時分配數編列,這是全國共通現象;市府呼籲,中央儘速如數覈定補助並撥戶款項,以免影響地方建設和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