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4大眷舍修復 清眷牛步挨批大小眼
臺中市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修復14年,仍原地踏步停留在第1期,市議員楊典忠30日要求文化局加快速度。(陳淑娥攝)
臺中市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修復14年,仍原地踏步停留在第1期,市議員楊典忠30日表示,相較於市區審計新村、刑務所宿舍羣、霧峰的光復新村,不僅都修復完竣,假日更是人潮如織,質疑市府大小眼。副市長鄭照新表示,清眷屬於文化資產建築,須依《文資法》修復,第2期預計2027年7月完成42戶眷舍修復。
楊典忠指出,民衆經常反映,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修復14年,還是在第1期修復的地方辦活動,走來走去就這100公尺,幾間房子一下子就逛完了。
楊典忠表示,從清水眷村園區分期發展圖來看,除第1期的藝術家駐村、診療所、繪本繪本館有開闢完成外,其他區域包括第2期修復、劇場展演區、名人故事館、陶藝進駐、國際藝術村、中社遺址區,不是圍籬就是荒廢中,以園區總面積1萬8000坪,14年只修復面積1600坪,比例不到1成,125棟房舍僅修復18棟,可見市府處理態度明顯拖延、消極。
文化局長陳佳君指出,清眷因有地下考古遺址與聚落建築羣的身份,必須符合《文資法》程序,第2期工程預計2027年7月完成42戶眷舍修復,第3期工程規畫25戶,將爭取中央補助4億,而考古出土文物依《文資法》可存放在考古單位,會有考古文物清冊,需要經費進行考古文物整飭。
楊典忠感嘆,清水眷村文化園區的修復,是臺中市文化保存與城鄉均衡發展的試金石,臺中4大眷舍聚落審計新村、光復新村、刑務所宿舍羣與清水眷村,都是在縣市合併升格後確認文資身份,審計新村、光復新村、國漫館現在遊客如織,反觀清眷修復牛步,質疑市府文資修復大小眼,嚴重影響海線文化觀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