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46處公託 議員:有4311童擠不進窄門
臺中市民進黨議員聯合質詢,質疑市府「公託倍倍增」政策,變成「候補倍倍增」;社會局表示,公託候補人次是累計數字,每名家長可登記2處,實際候補人數低於統計。記者餘採瀅/攝影
臺中市長盧秀燕喊出「公託倍倍增」政策,不過議員質疑,臺中公託資源不足,目前46處公託,截至9月有4311名幼童擠不進去公託窄門,候補比達3.22倍,根本是「候補倍倍增」。臺中市社會局表示,每名家長可登記2處公託候補,實際候補人數低於統計數字,將持續擴充量能。
臺中市現有公託共46處,至明年底預計增加到60處。民進黨議員陳淑華指出,全市平均公託候補比已增到3.22倍,成長逾5成,公託不足被審計部審計報告糾正,政見喊得很好聽,「候補倍倍增」纔是實情。
陳淑華說,原縣區候補比更嚴重,外埔、沙鹿最高都達5.88倍,豐原5.83倍、大雅5.45倍;原市區南屯4.72倍、南區4.25倍、北屯3.36倍、北區3.9倍;這些僅是有登記公託的家長,「有的區域連私託也一位難求」。
議員陳俞融補充,以北區爲例,截至9月底,未滿2歲嬰幼兒有1362人,卻僅有2處公託;部分私託因缺乏足額托育人員,實際收託率不到5成,甚至傳出無照托育,社會局對整體托育量能,缺乏有效調控與輔導。
議員謝家宜說,北屯區4所公託僅能收託139名幼兒,登記候補人數達464人,不少幼兒等待超過一年。議員陳雅惠、張芬鬱批評,東南區家長爲了搶名額,不得不跨區托育,通勤負擔沉重,市府應優先在資源不足區設置公託,縮短城鄉差距。
社會局長廖靜芝迴應,公託候補人次是累計數字,每名家長可登記2處地點,實際候補人數比統計低;她強調,目前臺中市共有46處公託,因價格實惠、品質穩定,需求踊躍,將持續尋找合適空間設置新公託,同時加強私託稽覈,除例行公安檢查,也會進行無預警稽查,確保家長安心使用各類托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