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300輛電動公車規格不一 議員促市府建立即時應變指引
民進黨臺中市議員林祈烽要求市政府加碼補助客運業者購置電動公車。圖/林祈烽提供
臺中市議會10月1日專案報告中,電動公車議題成焦點。市議員林德宇指出,目前臺中市已有超過300輛電動公車上路,未來更將達到近五成比例,但每輛車的車體結構與電池配置皆不同。爲避免事故發生時影響救災效率,他要求交通局應備妥每輛車的完整資料,提供消防局建立應變指引。
林德宇強調,電動公車曾在北市無碰撞情況下自燃,也曾在臺中停車場引發9輛電動公車起火事件,市府應針對車體安全、電池爆炸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乘客避難救援方式進行全面評估。他呼籲交通局務必建立完善的應變系統,避免危害民衆安全。
林祈烽指出,臺中市電動公車推動進度落後,目前臺中市1280輛公車中僅305輛爲電動公車,佔比約23.8%,僅優於新北與桃園,遠低於高雄36.5%與臺北26.5%。
他批評市府推動過於緩慢,應比照桃園市做法,提供地方加碼補助,並持續向中央爭取「公車路網優化及改善空氣品質計劃」資源,協助客運業者加速汰換車輛。
林祈烽質疑,雖然中央已覈定補助319輛電動公車,但其中八成要到明年9月後纔會交車,屆時市長盧秀燕任期已近尾聲,市區電動公車佔比僅能達到約48%,距離2030年全面電動化的政策目標仍差一半,恐將責任留給下屆市長。
對此,交通局長葉昭甫迴應,市府已與消防局進行3場電動公車救災演練,並輪流邀請車商配合提供車體結構與電池資訊。至於車輛數量,未來臺中市將陸續有635輛電動公車上線,屆時有望成爲六都第二,並朝2030年全面電動化目標邁進。
民進黨臺中市議員林德宇要求市府針對電動公車火災事故,應有演練與救災準備。圖/林德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