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10天增2500噸廚餘 文山掩埋場不符規範「掩埋不能堆肥」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昨天到臺中文山掩埋場查看,廚餘堆肥作業方式不符合規範。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全臺禁止廚餘養豬,廚餘去化問題頗受關注。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今表示,昨天到臺中文山掩埋場查看,廚餘堆肥作業方式不符合規範,中市府同意後續以掩埋方式處理。
非洲豬瘟中央前進應變所今召開記者會,林左祥表示,廚餘去化問題,不管是採堆肥或掩埋方式,都有相關作業注意事項。廚餘用掩埋作業,每日需覆土,預防蚊蠅或野生動物覓食,並注意「人員安全防護」及「滲出水處理系統」運轉功能完整,進出場車輛及廚餘盛裝容器也要確實消毒。
至於堆肥場設施基本要求,則有三大核心規定,包括防止地表水流入、發酵溫度45至70度C、時間控制7天以上溫度達到50度C。
林左祥說,昨天到文山掩埋場現場查看,現場作業方式不符合廚餘堆肥規範,中市府同意後續以掩埋方式處理廚餘。他查看周遭設備,現場有設置清洗及消毒作業,可以提供清運業者車輛離場時清洗及消毒,這部分符合規範。
中市環保局表示,環境部昨天率員前往臺中市文山掩埋場視察廚餘處理情形,關心廚餘進入掩埋場後貯坑環境管理及現場作業人員安全。市府將依照環境部指導加強管理,並以防疫安全爲首要原則,落實消毒、覆蓋及人員安全管理,避免異味及環境衛生影響,確保防疫無虞。
環保局指出,目前廚餘再利用畜牧場均已無使用廚餘,其中13家改用飼料餵養、3家僅使用植物性殘渣(含酒糟)餵養,20家並用飼料及植物性殘渣(含酒糟)餵養,防疫期間將加嚴蒸煮系統管制,以一對一盯場視訊監管,依環境部規定執行稽查及輔導,確保廚餘不進入養豬場。
環保局強調,預估10天將有約2500噸廚餘需妥善處理,市府將依中央指引採取掩埋或焚化發電等多元方式調整因應。
臺中文山掩埋場。圖/臺中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