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10區衛生所找嘸醫師 衛生局提高支援門診費

神岡等地區偏遠衛生所長期無專責醫師進駐。(李京升攝)

神岡等地區衛生所無專責醫師,都是各自努力支援各項衛教工作。(李京升攝)

臺中市去年有8區衛生所沒有專責醫師,今年擴大爲10區衛生所無醫師進駐,包括神岡、大安、新社等偏鄉地區都都乏人問津,即便東、南等市區也無醫師願意服務。市府衛生局表示,目前已提高支援醫師費用,每診支援費提高到5000元,並爭取中央讓偏遠地區也可符合像和平區等山區條件,同時領開業與不開業獎金。

根據衛生局調查,臺中市目前包括新社、神岡、后里、大安、霧峰、烏日等衛生所都無專責醫師,就連東、南、北屯四民、中西區等市區衛生所也找不到醫師服務。

東、南、北屯區四民、神岡、霧峰、大安、新社及烏日等8區衛生所出缺,明年後裡區衛生所醫師退休;除四民衛生所醫師不看診外,其餘衛生所都有醫療門診。

以神岡衛生所來說,專責醫師來來去去,2018年出缺,直到2021補1名醫師,但待1年又轉調單位,至今仍無補缺口,目前透過支援醫師看診,每週4診至少有2、300多人次門診量。

多位衛生所主任透露,醫師不僅要經營門診,得跟着配合中央推動流感、新冠疫苗各項政策,還有行政相驗,工作負擔重,薪資待遇不高,沒有人待得住,現在都得仰賴支援醫師,其他業務工作全靠衛生所各自支援。

市議員羅永珍、李文傑等人表示,大安、神岡地區的市民都很仰賴衛生所,除長輩有看診,兒童注射疫苗或健康檢查,也都會就近前往衛生所,其餘公共衛生服務也要靠醫師協助,建議市府設法提高福利留住人才。

對於偏鄉地區衛生所「找嘸人」多半是太過偏僻、距離遠,但臺中多個市區衛生所也有缺口。市府衛生局人事室主任何旻叡分析,主要是市區醫療院所多,民衆去衛生所意願低,自然衛生所不好經營,且衛生所醫師福利待遇相較市場行情低,導致市區衛生所也有缺口。

臺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每位新進衛生所專責醫師待遇約近10萬元,但一般醫療院所醫師行情約15至20萬元,主因仍是福利較低,留不住專責醫師,目前有缺額的衛生所,都請各區鄰近醫療院所支援,今年3月起也將支援費用每診從3435元提高到5000元。

曾梓展表示,衛生所福利待遇是由中央統一規定,因此會將地方意見反映給中央,爭取提高衛生所醫師薪資,同時希望新社、大安等偏鄉地區,也能比照和平山區衛生所,醫師可同時領開業與不開業獎金,並目前透過各項管道徵才,包括醫師公會、協會幫忙宣傳,來招募醫師進駐衛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