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衛生所 擬增聯合門診中心

大溪唯一衛生所建築老舊,難滿足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蔡依珍攝)

桃園市議員陳治文爲大溪醫療資源不足發聲,直指唯一衛生所建築老舊,位於老城區,交通動線不佳,服務功能受限,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副市長王明巨坦言觀音跟大溪醫療資源相對缺乏,但規畫醫院曠日廢時,將先以聯合門診中心服務地方,盼能滿足8成醫療需求。

陳治文指大溪醫療資源長期不足,建議河東規畫衛生所遷至大溪行政園區,發展聯合門診中心,河西規畫在埔頂轉運站與社會住宅結合,設立特色醫療,均衡發展,提升整體醫療服務量能。她也建議積極導入智慧醫療,結合遠距監測、AI技術、微創手術與住院管理系統等,強化醫學工程,打造具特色與創新能力的智慧型市立醫院,補足大溪區域醫療缺口。

王明巨表示,大溪衛生所設施老舊,但空間寬敞,且位處市區精華地段,擬升級爲聯合門診中心,引進更多醫師與專科別、配置先進醫療設備,強化衛生所既有功能,相較於新建市立醫院,可更迅速回應在地民衆的醫療需求。他也提到,市立醫院落腳八德霄裡公園,距大溪河西地區車程僅10分鐘,具地理優勢,將成推動整體醫療網絡的基礎。

桃園市長張善政則表示,雖然桃園市立醫院起步較晚,但具備「從零出發」的優勢,得以導入最新的醫學工程技術與智慧系統,市府將積極建置智慧醫療系統,提升整體醫療效率並減輕醫護人力負擔,尤其中原大學是國內最早設立醫學工程系的大學之一,未來合作有助推動臨牀與教研資源整合,發揮雙方優勢,強化市立醫院的發展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