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遭封鎖「限電7成+綠能」撐1年?葉宗洸轟:不切實際
若臺海遭封鎖,臺電估只要維持3成用電,天然氣的安全天數就可以拉長到38天以上。再加上其他能源,可支撐島內用電達1年。圖爲來自澳洲的液化天然氣(LNG)抵達永安港。(中油提供)
華府智庫日前模擬大陸封鎖臺灣情境,指出臺灣天然氣存量僅能支撐11天,恐成防衛關鍵時刻的致命弱點。對此,油電國營事業高層透露,經濟部曾推演能源備援方案,若國安危機升高、政府頒佈緊急命令,將可採取限電措施,僅保留約3成民生與基本產業用電,其餘7成停供。如此一來,天然氣安全存量可延長至30天以上。對此,清華大學核工所教授葉宗洸直言,天然氣屬進口能源,安全存量難以大幅拉長,所謂「延長到30天」並不切實際,引發討論。
美媒上週披露華府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所做兵棋推演,假設中國大陸封鎖臺灣,天然氣庫存將在11天內耗盡,即使限電,仍將對半導體產業造成嚴重衝擊,被形容爲臺灣的「阿基里斯腱」。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曾迴應,2027年後天然氣安全存量可望提升至14天,但仍無法完全解除短期風險。臺電董事長曾文生也曾透露,公司內部已針對共軍圍臺情境進行模擬,擬定「先停工業用電」及「暫停娛樂場所用電」等應變措施。
但學界沒那麼樂觀。《中國時報》12日就報導,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樑啓源表示,若真的停止大部分產業用電,經濟將立即陷入重創,尤其是臺積電與ICT產業受影響後,臺灣整體經濟都會受到波及。他直言,「能源可以撐久一點,但經濟就垮了。」
此外,根據《中天新聞》12日的報導,清華大學核工所教授葉宗洸也批評,天然氣屬進口能源,安全存量難以大幅拉長,所謂「延長到30天」並不切實際。他指出,再生能源具有間歇特性,無法作爲穩定主力,若要真正保障能源安全,仍應迴歸核電發展,因核燃料存量可維持達36個月,遠優於天然氣。
同時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則痛批,若能源政策的解方是「停工業用電」,那臺灣等同自毀經濟。他強調,臺灣的產業結構環環相扣,沒有工業就沒有商業,沒有商業也就沒有出口與收入,這樣的政策「實在荒唐」。他直言,非核家園政策導致能源不足,如今竟以停電爲解方,「這根本是天大的笑話,完全是錯誤的能源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