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月燒180萬僱錯遊說團?美前顧問揭「賴沒親賀川普」糟糕決策
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撰文分析「臺灣如何失去川普」,盤點臺灣一系列「糟糕策略」,導致被課徵高於日、韓的關稅,以及賴清德總統被拒絕過境美國。(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4日撰文,分析「臺灣如何失去川普」,盤點臺灣一系列「糟糕策略」,導致被課徵高於日、韓的關稅,以及賴清德總統被拒絕過境美國,他指出儘管臺灣駐美辦事處月花6萬美元(近新臺幣180萬元)僱用遊說團,試圖彌補與川普政府的關係,但遊說團似乎並不受到川普團隊部分人士歡迎。
惠頓4日以「臺灣如何失去川普」爲題,撰文分析臺灣爲何未能在8月1日關稅實施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川普對臺灣的新稅率爲20%,高於主要貿易競爭夥伴日本、南韓的15%;此外,賴清德總統原定8月過境紐約與達拉斯、出訪中南美洲的行程,據悉也被川普本人取消。
惠頓直言,所有因川普回鍋白宮、提倡美國復興而受到負面影響的國家中,臺灣在名單中幾乎「名列前茅」,臺灣的應對方式甚至可以被當作「案例」研究。
他說臺灣政府私下將川普取消過境行歸咎於美國希望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不過美國政府內部人士認爲,若賴清德只過境達拉斯,或許川普會批准這次過境之旅,另外美方也質疑臺灣的談判策略,並且和日本的談判相提並論。
惠頓評論,問題遠遠大於美國想和中國達成協議,以及可能舉行的川習會,臺灣「糟糕的處境」由來已久,而且「難以輕易翻轉」。
惠頓列舉了臺灣一系列「糟糕策略」,包括2024年11月川普勝選後,賴清德總統未致電祝賀川普,只透過發言人發表「形式上的聲明」。他提到2016年川普首次勝選時,前總統蔡英文致電川普,川普當時接了電話成爲國際大事,有鑑於那次「紛爭」,川普後續可能會拒絕接聽電話以避免激怒北京,但若是川普再度接起臺灣總統的賀電,將強化美臺領袖能直接對話的新先例,並且顯示臺美關係良好。
惠頓稱臺灣方面人士透露,與川普有關的友人建議賴清德不用致電祝賀,他直言這是「糟糕的建議」,可能這些顧問本身也缺乏和川普之間的真正聯繫,但他認爲賴清德應該要能自己判斷,讓川普決定是否要接聽臺灣的祝賀電話。
他稱,臺灣只發布祝賀聲明,讓華府部分關注臺灣問題的人士感到震驚,這和4年前臺灣官方慶祝拜登就職所表現出的喜悅截然不同,當時我駐美代表蕭美琴在就職典禮現場發佈影片表示:「自由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惠頓也提及賴清德在對美政策上聽從蕭美琴是個問題,因爲她「很容易被視爲厭惡川普及川普政策」;其他惠頓眼中的「糟糕策略」還包含賴清德日前接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威爾森(Damon Wilson)、派美製F-16戰機迎接在巴黎奧運奪冠的拳擊選手林鬱婷。
惠頓強調川普深信臺灣竊取美國科技,關注臺灣的國防支出,但民進黨推動大罷免,讓外界冀望賴清德能改善這些問題的希望破滅,直言民進黨內部缺乏對商業關鍵議題的真正辯論,例如鬆綁移民限制、過度監管銀行及保險公司等。
惠頓指出,川普官員眼中的民進黨政府受制於無核化、跨性別主義等左翼文化議題,對美國企業毫不關心,對國防不夠關心,也不願縮減貿易逆差。
他提到賴清德政府也注意到了與川普政府之間的問題,今年5月我駐華府辦事處以每個月6萬美元僱用巴拉德合夥公司(Ballard Partners),負責處理「策略倡議及政府關係」。
他評論僱用親川普的遊說團體似乎是明智之舉,但這樣的「輕率」舉動反而「侮辱」了那些在華府內外試圖幫助臺灣的人士,這些人認爲,民進黨長期親近歐巴馬、拜登陣營中的左派人士,將共和黨的支持視爲理所當然,當意識到不關心臺灣的新右翼勢力逐漸在美國政壇崛起時,臺灣才決定向「在某個地方讀到、受川普青睞的遊說團體」示好。
惠頓稱,有大量傳言指,巴拉德公司實際上並不受川普部分高階幕僚及官員歡迎。
惠頓曾在小布希第二任期及川普第一任期擔任國務院高階顧問,主要向國務卿及其他官員提供公共事務及東亞議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