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板遭颱風破壞傳滲毒污染養殖魚 能源署急澄清
▲旭東環保科技公司清除佳冬鄉浮臺散落物。(圖/旭東環保公司提供)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颱風丹娜絲重創中南部沿海地區,連旭東公司執行的「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臺技術開發計劃案」也未能倖免,設置於屏東外海的太陽能板浮臺遭強風吹毀,部分殘骸順着洋流漂抵佳冬、枋寮等地沙灘,影響當地生態,引發外界關注。屏東縣政府昨(9)日表示,已要求旭東公司於48小時內完成清除作業,否則將依法開罰,並暫停其使用該海域權限爲期三個月。針對外界關心的環境與養殖漁業安全,能源署也做出正式迴應。
近日網路流傳訊息稱,「太陽能板破裂釋出有毒粉液,可能污染魚池、危害人體健康」,引發民衆恐慌。對此,能源署澄清,太陽光電模組主要由「矽」所製成,無毒且經玻璃與鋁框緊密封裝,不會自行釋出液體造成污染。離岸系統實際接觸水體的浮筒材料則爲高密度聚乙烯(HDPE),具備耐酸鹼與抗溶出特性,對水質並無污染疑慮。
能源署強調,太陽能技術在全球各國均爲重要發展項目,設計之初即考量環境友善與永續應用,政府亦持續監督相關設施的建置與維運,確保不對自然生態與漁業環境造成影響。
能源署呼籲民衆切勿聽信或轉傳不實訊息,以免造成社會不必要的恐慌,同時也將持續追蹤本案清理進度,保障民衆環境與食安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