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新黃文清看好 AI 、內需
臺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期美股反應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未再顯示通膨壓力,讓市場對聯準會(Fed)降息預期升溫,激勵美股再次展開攻勢,惟隨後PPI指數讓降息預期趨緩,S&P 500指數攻勢減弱。臺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認爲,整體關稅傳導或受需求疲弱,使企業漲價能力受限,因此對通膨影響相對溫和,維持今年降2碼的可能性較高。
整體而言,美股仍在高檔,S&P 500指數還有創新高的可能,美股投資氣氛尚佳。臺股跟隨着美股走高,美國總統川普雖已宣佈晶片關稅,但臺積電(2330)擁豁免條件,股價持續震盪走高,加上其他權值電子股,帶動臺灣加權指數上攻近歷史新高,加權指數仍維持在所有均線之上,長多頭格局不變,然而因爲此波漲幅已大,短期仍有震盪的可能,一旦衝高,市場氣氛過度樂觀時,避免過度追高,逢回再擇機作多人工智慧(AI)概念股、內需消費股。
根據訊息,政府實施普發1萬元有機會在第4季完成,有望再次帶動觀光、餐飲消費潮。就旅行社而言,訂單仍明朗,新臺幣升值也爲市況加分,若加上政府普發1萬元,可望刺激民衆旅遊慾望,旅行社業者可望受惠。
至於餐飲業,因多品牌經營,並強化會員行銷,以此維繫同店成長,且往大型商場拓點,獲取客流紅利,可留意餐飲股營運表現。現金刺激消費力,由於現金不像消費券有使用期限,使用範圍較廣泛,發放規模龐大,對中長期消費需求仍有正向推力。
普發現金措施將帶動暑假旺季與出境旅遊熱潮,消費需求回溫,拉擡旅行社與航空業營收。
科技業更是投資焦點,AI領域絕對是長期趨勢;20日到23日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同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登場,相關題材提早發酵。根據統計,整體臺灣機器人市場從2024年的0.24億美元,預估至2034年可望成長至0.3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4.5%。政府積極推動AI機器人發展,「十項AI基礎建設」方案將聚焦於AI機器人(AI robotics)作爲核心戰略之一。展覽議題將使相關概念股受到高度關注,機器人、自動化概念股近期活躍。
在硬體供應當中,客製化晶片(ASIC)商機崛起,伺服器內部搭載ASIC,是爲了執行特定任務而客製化設計,所以在特定任務達到極高的運算效能與效率。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都積極開發自家的AI ASIC ,用於加速資料中心內部AI工作負載。隨着ASIC在AI推論領域的崛起,各大雲端巨頭對自研晶片的投入,成爲臺灣相關供應鏈新興的發展機會。
投資錦囊
先前臺積電指出,人形機器人市場將有機會成爲電動車十倍的規模,引發市場關注,機器人相關進展值得留意。上游相關產業包括關鍵零組件供應、馬達與驅動器、感測器等,中游產業有系統整合與組裝、機器人本體設計等,下游產業包括應用場景與終端市場、電商物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