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家節」連3周開跑!串連出版人、獨立書店 超過30場活動

▲第一屆「臺灣作家節」開跑,連3周舉行超過30場活動,集結國內外作家、譯者、出版人、獨立書店參與。(圖/國立臺灣文學館提供)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第一屆「臺灣作家節」將於11月7日至11月30日展開,國立臺灣文學館今(8)日在臺灣文學糧倉正式揭開序幕,以「自然醒」爲策展主題,強調臺灣文學的「自由精神、自我覺醒」,活動包括主題講座、工作坊、展演及展覽等,橫跨臺南本館、臺北分館、臺東原住民族部落,並串聯獨立書店與文學基地,預計集結超過50位國內外作家、譯者及30位藝術創作者、出版人參與。

▲第一屆「臺灣作家節」開跑,文化部長李遠(中)、臺文館館長陳瑩芳(左3)、策展人鴻鴻(右3)等共同宣告。(圖/文化部)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臺灣作家節」雖然是臺灣文學的一小步,卻是臺文館跨出的重要一步,象徵臺灣作家逐漸建立屬於本土文化的風格。他強調文化部將持續爭取預算,推動「下一本書」、「流浪計劃」等獎勵,並加強外譯與跨域合作,盼讓臺灣文學被更多人看見。

李遠也提到,韓國翻譯家金泰成說過,臺灣作家特別多知識份子,爲社會而創作,也對社會議題充滿了關心、充滿歷史感,似乎比較不在乎市場,一直埋首創作,因此金泰成被這點感動,在選書的時候也不考慮好不好賣,而是選很特別的書。

臺文館館長陳瑩芳則指出,臺灣文學具備多元文化、語言及歷史底蘊,館方20多年來持續推動典藏、研究、創作、外譯及跨域實踐,能見度逐漸提升,但出版產業與閱讀推廣仍面臨挑戰。她期盼作家節能成爲作家深度交流的平臺,培育新銳譯者,展現文學自由與跨域創新的可能,更歡迎讀者親身參與,讓作家節成爲永續、長期的文學品牌。

▲活動主題「自然醒:文學跨域‧羣島連結」,強調臺灣文學的「自由精神、自我覺醒」。(圖/國立臺灣文學館提供)

今年活動主題「自然醒:文學跨域‧羣島連結」由詩人兼策展人鴻鴻提出,藉由「自然」的放鬆與「醒」的自覺,呼應臺灣文學創作自由與社會參與。

焦點作家包括陳思宏、吳明益、零雨,分別以同志視角、自然書寫、詩作展現不同層次的覺醒。國際作家陣容則有瑞士譯者愛麗思(Alice Grünfelder)和日本詩人四元康祐(Yoshimoto Yasuhiro),將帶來國際視野並分享跨文化經驗。

作家節期間將舉辦超過30場活動,包含主題講座、工作坊、跨域展演、譯者實作、國際論壇等,並有深夜文學「酒吧長談」邀請作家、譯者、讀者深度交流。

活動也串聯獨立書店,如「一間書店」舉辦講座,希望讓文學議題融入日常生活,擴展推廣網絡。完整活動資訊可至「臺灣作家節」及「臺灣文學基地.文學糧倉」官網與粉絲專頁查詢。

▲▼「臺灣作家節」將於11月7日至11月30日展開。(圖/國立臺灣文學館提供,點圖可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