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新「地表最強」M1A2T戰車 6月首度亮相實彈射擊!
▲臺灣對美採購的首批38輛M1A2T戰車,去年運抵臺灣。(資料照/軍聞社提供)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臺灣最新對美採購的11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以及M1A2T戰車都在2024年底抵臺。本週,海買斯多管火箭首次順利在屏東九鵬基地完成實彈射擊操演,而國防部長顧立雄14日受訪時透露,臺灣新購接裝的M1A2T戰車,規劃今年6月份會進行相關的實彈射擊。
去年底,11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抵臺,首批陸軍戰術飛彈與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均由陸軍58砲指部接裝;此外,我國向美國採購的108輛M1A2T戰車,首批38輛也已抵臺,分批載往新竹湖口的陸軍裝甲兵訓練指揮部,並分發到六軍團的584裝甲旅與269機械化旅。
這個禮拜一(12日),58砲指部在屏東九鵬基地順利完成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的實彈射擊,顧立雄也親自到場視察坐鎮。對於後續M1A2T戰車的接裝,以及實彈射擊規劃方面,顧立雄14日受訪時說,會依照節點來進行後續的接裝,6月份時會進行相關的實彈射擊。
臺灣現役擁有的戰車,得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陸軍主力戰車還是M24、M41的輕型戰車,1958年接到第一批美國援助的55輛M41,後來陸續接收數輛,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都屬「老古董」戰車;一直到1984年,臺美才達成協議,臺美合制新型戰車,但美方仍不願給M1系列,而是M60系列。
不過,M60系列太過高大笨重,不適合臺灣地形跟作戰需求使用,因此進行換裝,而成爲臺灣現有的CM-11勇虎戰車。換言之,這次M1A2T的引進,無疑是讓臺灣戰車能量,從1980年代終於正式踏進21世紀。臺灣所接收的型號爲M1A2T,性能與美軍升級的M1A2 SEPv3相近,不過有稍作調整,車身輕、防護力與裝備能力較低;不過,性能方面,搭載120公釐主砲,時速可達70公里,火力與機動性等面向,都比臺灣現役戰車,不論是CM11勇虎或M60A3要優異甚多。
但同樣不可諱言的是,從2019年至今,尤其歷經了烏俄戰爭,現代戰爭型態在無人機的加入後,有了相當程度的改變,戰車的優勢如何展現,或如何運用,成爲我軍部署、編裝調整與角色定位的新課題。
不過,M1A2T除了爲臺灣戰車戰力注入新血,在戰術運用上,如「反登陸作戰」中,部署於第五線。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反登陸作戰火力部署,第一線是反艦飛彈,第二爲雷霆2000火箭與M109自走砲、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第三爲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第四爲岸置拖式飛彈,第五則是M1A2T與地面部隊。
M1A2T戰車在陸軍的整體規劃上,自2024至2026年間,將分別接裝38輛、42輛與28輛,原則會留10輛在陸軍裝甲訓練指揮部,其餘則部署負責北部防務,特別是中樞防衛,無疑是陸軍269旅與陸軍584旅,其中584旅全數換裝,而269旅則有一個連換裝。該兩旅的部署重點,不外乎是桃園機場、臺北港的守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