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美大學東海文化景觀遭破壞 阮偉明:在陳其寬的山水畫上畫了一刀
東海大學校園文化景觀遭破壞。東海三大精神象徵之一「陽光草坪」遭搭建固定式舞臺,阮偉明形容校方此舉就像「在陳其寬的山水畫畫上畫了一刀」。左爲陽光草坪原貌。圖/阮偉明攝影
「臺灣最美校園」東海大學 2021 年依文資法登錄爲全國唯一「大學校園文化景觀」,並於 2023 年完成「保存維護計劃」。近日卻爆出校方破壞文化景觀,包括陽光草坪、灌木等劃入文化景觀受文資法保護的景觀遭破壞。東海大學建築系退休副教授、攝影家阮偉明今偕同大地心環境關懷協會等環保團體北上開記者會,控訴校方違法破壞文化景觀。他形容校方此舉「像在陳其寬的山水畫上畫了一刀」,呼籲文化部儘速修文資法、針對文化景觀明定罰則,杜絕再犯。
東海大學素有「臺灣最美校園」、「森林大學」、「臺中綠肺」美譽,近日卻爆出校方違法破壞文化景觀。與「路思義教堂」、「文理大道」並列的重要地標「陽光草坪」,竟遭搭建固定式舞臺,校園更有多處草地遭黑色膠布覆蓋受損,低矮灌木也被整排連根移除,景觀嚴重變調,引發各界震驚與網路強烈撻伐。大地心環境關懷協會執行長徐宛鈴指出,愛校人士已於9月9日向臺中市文化資產處正式遞出檢舉函,預計本週三進東海大學審查。
東海大學早期校園由普利茲克建築獎首位華人得主貝聿銘,聯同張肇康、陳其寬兩位建築大師精心規劃,設計充分尊重大肚山特殊地形氣候,融合中國園林的順應自然美學與現代創意。設計團隊藉着植木、引進小型動物覆育了大肚山此塊原本缺乏水及植栽之旱田,多方保持透水鋪面及基地保水等合乎永續且具前瞻性原則,更依循中國園林,尊重、順應自然之技術與美學要求,於 1950至60 年代建構出獨特校園景觀。陳其寬除了是建築師,也以融入文人理念、自創表現手法的水墨畫聞名、曾獲國家文藝獎,東海大學校園也被視爲其文人山水畫的具體實現。
文化景觀遭破壞一事,最早由攝影家阮偉明在臉書上揭露。他指出,包括東海三大精神象徵之一「陽光草坪」遭搭建固定式舞臺、原有高樹籬與矮灌叢遭剷除、校⻑室與行政辦公室合院中軸線與院落空間層次亦遭破壞、入校主要道路約農路及篤信路靠近教堂區域海報牆附近的矮灌叢被清除,覆以抑草蓆或裸露土壤,此類行爲已嚴重衝擊校園文化景觀,可能也違反文資法。
「陳其寬曾說,東海的美不是建築,是建築與建築之間的虛空間。」阮偉明指出,東海大學的文理大道、教堂、陽光草坪的設計,是根據陳其寬對中國山水畫的概念。他在三角形空間內安排稀稀落落的植栽,中間有空間,是一幅有實有虛的山水畫,「是純粹的一幅畫」。但當校方在草坪放上固定式舞臺,就像「在畫上畫了一刀」、畫就毀掉了。
阮偉明表示,陳其寬設計的校長室周圍空間,有層次有序略,灌叢的用途是做爲區隔與保護、營造美感與觀賞,學校卻統統拿掉,顯然不瞭解當初的設計美學。「當把周邊的草都除掉,空間架構就沒有了,嚴重破壞文理大道周邊空間系統。」他認爲,灌叢也是地景的一部分,也包含在文化景觀之中,「必須一草一木一一恢復」。
達觀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總監吳忠勳指出,校園是「教育場域」,廣場、綠地都是學習交流的空間。東海校園更屬於大肚山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不應也無法以看起來好看的「花園」,取代本來就有許多物種生活於其中的生態環境,更不能任意拆改明定的文化景觀。
以上這些景觀的更動都落在文化景觀所訂定的維護管制區域。根據文資法規定,這些改變必須提報校內專責單位與臺中市文資專案小組審查,並陳報主管機關備查。徐宛鈴表示,沒想到校方竟公然違反管制,未經「校內專責單位與臺中市文資專案小組」審查便擅自搭舞臺、移除灌木、鋪抑草蓆,公然違反文化景觀管制原則。不僅凸顯校方對規劃精神的無知,更揭露文資法保護文化景觀形同虛設。她強調,除已向臺中市文化資產處檢舉並啓動公權力介入,更要呼籲文化部修法,對破壞文化景觀者訂立罰則,以免珍貴資產持續消失。
1954 年陳其寬赴臺灣之前,曾以一幅水墨畫向聯董會簡報東海大學校園的設計理念。這幅珍貴的「水墨設計圖」在南美館大展「陳其寬:雙曲‧交響」展出。記者陳宛茜/攝影
東海大學建築系退休副教授、攝影家阮偉明(中)今偕同大地心環境關懷協會等環保團體北上開記者會,控訴校方違法破壞文化景觀,並呼籲文化部儘速修文資法、針對文化景觀明定罰則,杜絕再犯。記者陳宛茜/翻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