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制衛星「福衛八號」升空在即 南瀛天文館推出特展

▲南瀛天文館推出《星軌任務出發-福衛八號特展》,民衆可透過互動體驗瞭解臺灣自主衛星任務(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臺灣自主衛星邁向新里程碑!由國家太空中心主導、國內團隊自主研製的「福爾摩沙衛星八號(福衛八號)」即將升空,象徵臺灣正式踏入自主衛星星系時代。爲迎接這項科技成就,南瀛天文館攜手國家太空中心與成功大學,推出《星軌任務出發-福衛八號特展》,自10月24日起於星象館免費展出,讓民衆親身體驗太空科技魅力。

文化局長黃雅玲指出,福衛八號是臺灣第一個由在地團隊自主研製的衛星,展現人民勇於挑戰與堅持理想的精神。她表示,太空探索不只是科技突破,更是文化的象徵;當福衛八號在11月升空時,那道從臺灣土地發出的光,將象徵人民的智慧與毅力,也照亮對未來的信心。黃局長強調,特展除了呈現科技成就,更希望知識成爲全民的共同語言,讓民衆重拾仰望星空的感動。

臺南市立博物館長何秋蓮表示,此次展覽是南瀛天文館、國家太空中心與成功大學三方合作成果,結合教育、學術研究與科技應用,展現跨領域整合能量。展覽以「從土地出發的太空夢」爲核心,透過多媒體互動設計,讓觀衆能親身體驗太空科技奧妙,包括「紅色精靈」閃電觀測遊戲、AI衛星模擬操作與福衛八號任務展示等。何館長認爲,展覽不僅是科學小常識活動,也是啓發下一代太空夢的重要起點。

南瀛天文館進一步說明,福衛八號將肩負氣候變遷、環境變化與災害監測任務,成爲「臺灣的眼睛」回望地球,展現科技與文化交織的價值。館方也預告,10月25日將舉辦「科學點火!絢麗太空嘉年華」,推出火箭DIY、太空闖關與親子手作課程,邀請民衆從南瀛出發,共同見證臺灣太空新紀元的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