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醫藥衛生青年聯盟出訪世界衛生大會 為臺灣爭取更多發聲機會
臺灣醫藥衛生青年聯盟(THYA)今(26)日舉辦世界衛生大會(WHA)參訪記者會,分享青年代表們在WHA的交流經驗與成果,展現出臺灣青年參與國際公衛議題的熱忱與專業。
臺灣醫藥衛生青年聯盟今(26)日舉辦WHA參訪分享記者會。 業者/提供
臺灣醫藥衛生青年聯盟,最初是由一羣渴望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深化臺灣國際公衛議題交流的學生們所自發組成。2024年,該聯盟正式取得法人身分,希望能以更永續、多元且全面的形式,凝聚全國醫藥衛生青年學子,共同推動臺灣在公衛議題上的國際參與,進而向世界展現「Taiwan Can Help」的精神。
理事長李瀚恩表示,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屢屢受阻,因此聯盟自主籌辦「2025全球衛生外交高峰會」,成功促成35國近200位專家學者參與,包括 WMA-JUN主席、ICN資深顧問、世界公共衛生學會聯盟青年部秘書長、健康外交聯盟創辦人兼執行長,都到場表達關注,並與青年團代表就青年賦能、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等議題進行對話。李瀚恩指出,透過高峰會,臺灣學生成功與WHO NSA組織及重要幹部建立良好互動,並爭取到2個INGO的雙邊會議。聯盟未來也將持續集結跨領域資源,培力青年在國際公共衛生領域發聲,讓世界看見臺灣。
「臺灣可以幫助世界,但臺灣也需要世界幫助。」健康永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邱淑媞從自身多次參與WHA的經驗出發,提醒青年應該深化自身專業、成爲國際公衛議題的insider,並積極在世衛大會的周邊論壇與技術性會議上發言,一方面既分享臺灣的公衛政策與經驗,另一方面也爭取國際關注與相關資源的流通。邱淑媞表示,唯有以立體層次而非點對點的關係經營方式,與各國際組織多邊建立合作管道,纔能有效跨出臺灣現前的外交困境,
臺灣健康聯盟理事長吳玉琴則特別關注臺灣的慢性病防治現況,她提到臺灣在肥胖、飲食習慣以及菸害防制上仍有改進空間,並建議推動「減糖折價」等措施。吳玉琴也指出,臺灣在菸害防制的控制作爲上表現不錯,但未來可參考國際上關於煙稅捐金額自動調整機制的相關作法,或同步WHO的調查數據,定期公佈煙品可負擔狀況,以確保煙品價格逐步提高,達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臺灣諾貝爾醫療集團執行長張朝凱(左起)、臺灣健康聯盟理事長 吳玉琴、健康永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邱淑媞於分享會合影。 業者/提供
今年THYA的特別贊助夥伴、臺灣諾貝爾醫療集團創辦人張朝凱則從環境因素探討了臺灣的視力問題,他認爲臺灣人近視的成因,大環境因素佔比較高,例如生活空間狹小、升學壓力大等,並強調眼部保健融入民衆生活及醫療技術革新的重要性。張朝凱說,包括使用3C產品期間的適度休息或者定期回診等看似微小的舉動,都有助於民衆維持更長久的健康視力。
最後,講者們也不忘勉勵臺灣醫藥衛生青年聯盟的青年代表,希望他們能夠將參訪WHA的成果帶往未來,在活用所學的同時,也將經驗傳承給後進的學弟妹,以發揮臺灣青年的影響力,爭取臺灣參與國際公共事務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