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性教育不及格!小學生性知識平均53分 近半靠上網

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與兒福聯盟今(8)日發佈《2025臺灣兒童全面性教育現況調查報告》,調查全臺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的性知識與性別觀,而結果指出性知識平均僅53分、近6成不及格。(賀培晏攝)

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與兒福聯盟今(8)日發佈《2025臺灣兒童全面性教育現況調查報告》,調查全臺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的性知識與性別觀,而結果指出性知識平均僅53分、近6成不及格,兒福指出,目前性教育處境爲孩子忘記課堂內容、家長又避而不談,逼得近半學童靠上網學性知識,呼籲政府強化課綱、家庭也要勇於對話。

在#MeToo運動、兒少私密影像交易及勒索案頻傳,12歲以下性剝削通報案件3年內暴增78%之際,也凸顯出我國性教育仍有所不足,兒盟透過11題與身體與性有關的知識測驗檢視學童性知識水準,卻發現平均僅答對5.9題,超過58%未達及格標準。

兒盟指出,錯誤最多的題目是「夢遺會定期發生」,高達74.8%答錯;其次是「女性會在10歲前出現初經」62.4%答不出來,顯見學童連最基礎的青春期生理變化都不清楚,可能使孩子對異性的身體發展感到困惑、排斥,甚至產生性別歧視與霸凌行爲。

調查也顯示,雖然老師與教科書是孩子最主要的學習管道82.5%,但仍有高達53.4%表示「完全忘記」課程內容,僅18.1%覺得自己還記得多數內容。由於性教育未納入升學考試,加上課程設計未貼近實際生活,導致孩子學過也容易遺忘。

數據顯示,49.8%的孩子也選擇靠網路搜尋性知識,但不會教小孩聯盟理事長陳儀指出,這些非正式管道可能混雜偏見、誤解與性化內容,若無正確引導,孩子不僅學不到實用知識,還可能吸收錯誤資訊。

兒盟研究發展處長黃韻璇強調,性教育不是「長大再說」的事,孩子早在國小階段就會有疑問,若家長與老師都選擇跳過或模糊帶過,反而讓偏見、迷思趁虛而入,盼大人願意正面討論,孩子真的能學會尊重差異、理解多元,這是讓社會更友善的第一步。

性平協副理事長王柏元呼籲,政府應強化「全面性教育」課程內容與時數,涵蓋性別多元、戀愛關係、身體界線與網路風險等貼近生活的主題;學校應提供友善環境與教師支持;家長也應勇於與孩子對話,共同建立孩子的性別素養與判斷能力。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度傷害。拒絕兒虐,請撥打110、11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尊重身體自主權,遇到性騷擾勇於制止、勇敢說不,請撥打110、113

性侵害就是犯罪,請撥打110、113

現代婦女基金會 性侵害防治服務專線02-7728-5098分機7

婦女救援基金會 02-2555-8595

勵馨基金會諮詢專線 02-8911-5595/性騷擾專線04-2223-9595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勇於求助,遠離網路霸凌!檢舉網路霸凌iWIN熱線:02-2577-5118、教育部反霸凌投訴專線: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