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如何避免AI殖民
(圖/本報系資料照)
連續3年,COMPUTEX臺北國際電腦展成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一個人的武林!因爲3年過去了,輝達仍主宰AI伺服器晶片市場,擁有7成以上市佔率,市值已經比所有全球IC設計公司的總和還要高,這也難怪黃仁勳總是獨自升級笑傲江湖。
黃仁勳才陪着美國總統川普造訪中東,向沙烏地阿拉伯AI新創公司Humain賣出超過1.8萬顆GB300 Blackwell晶片,Humain未來5年也承諾要向AMD採購100億美元,證實在中美兩大AI強權外,中東作爲新興勢力,未來確實很有看頭!阿聯酋的G42,除了有主權基金全力支持外,去年也獲得微軟投資15億美元,有4億人使用的阿拉伯語大語言模型「JAIS」也跑得很快。
但臺灣版的ChatGPT與繁體中文LLM大模型沒有起色,未來7千萬繁體中文人口的思考與思維如重演Web2時代的敗局,都會被跨境網路霸權主導。假設有一天OpenAI也跟Meta一樣無心爲善,濫用你我每一分每一秒使用AI agent的個資與隱私數據,恐怕就不是臺灣人1年被詐騙1500億新臺幣這麼簡單了。
包括正在立法院審議的「人工智慧基本法」在內,這也是許多國家呼籲AI需要加強監理的出發點,但川普也認爲美國在AI應用仍會輾壓各國,因此預期未來4年美國仍將去管制化,且川普反過頭來也還要歐盟不要管太多,要讓美國AI巨頭們能夠複製貼上Web2的成功經驗。
臺積電與電子五哥們已在AI晶片與伺服器等硬體上發了大財,誰也沒有在意臺灣人每天使用ChatGPT的時長,及賴政府是否支持更多的本土AI軟體應用,還有主權AI到底是哪個部會主責?未來如果鴻海的「Fox Brain」與聯發科的「達哥」,這些企業內開發的大語言模型能爲全民所用,並在效能上有超越DeepSeek的底氣,這纔是臺灣AI軟硬融合的契機。
這也難怪,主打網路新創的InnoVEX展會10年來,只能陪襯在COMPUTEX身旁。當黃仁勳一人獨力顛覆COMPUTEX的接單魔咒,讓臺北能夠老瓶裝新酒,重返全球硬體創新的光榮,本土網路與AI新創何時能夠盼到一位如同黃仁勳般的破局者?
問題的答案,當然不容樂觀。畢竟半導體與硬體是臺灣的「護國神山」,臺積電的資本支出今年上看420億美元,而資金資源與人才、網路新創都完全比不上,還要面對綁手綁腳的法規,以及難以迭代的產業體系,造成你我網路與AI重度用戶最終只能「被殖民」。(作者爲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