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發明的!他讚「早餐掃飯神物」:可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知名菜販廖炯程分享吃中式早餐必配的「黃鹹甜甜神秘條狀物」。 示意圖/Ingimage

臺灣人都吃過!知名菜販廖炯程在臉書分享,自己只要住飯店,吃早餐時就算是西式自助餐,還是會默默走去稀飯區舀一碗,配上醬瓜、肉鬆、麪筋,更重要的是「黃色甜甜的」豆棗直接夾一坨,直言「稀飯不配豆棗,人生少一味」。

廖炯程指出,這個「黃鹹甜甜的神秘條狀物」正式名稱叫豆棗,更是七年級以前所有人的兒時記憶。去當兵的男生則更不用說,對他們而言就是「掃飯神器」,廖炯程笑稱「都把它留到最後把碗裡稀飯掃乾淨的」。

知名菜販廖炯程分享,豆棗是臺灣人發明的。 聯合報系資料照

廖炯程說明,豆棗本體雖然是很健康的豆皮,但好吃的秘密在於會先進行「萬惡油炸」邪化儀式,這道工序跟鹹酥雞是一樣的,後續再煮一鍋糖、麥芽糖、醬油、鹽、白芝麻、辛香料,把炸過的豆皮下去扒得外皮油亮油亮、鹹甜鹹甜。他形容豆棗「根本是早期臺灣版『古早味中式太妃糖』」。

廖炯程在文末補充,豆棗不是中國來的,而是臺灣人自己發明的,並解釋因爲日治時期臺灣蔗糖大量量產,於是各種蜜餞誕生,例如番茄幹、話梅、金橘等等,豆棗也就是那個時代的創意結晶。豆棗不僅是世界首創,還外銷日本,直呼「根本是可以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