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俗村變產業園區 2歷史建築無家可歸?文化局喊免煩惱
彰化縣文化局有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2013年到花壇鄉臺灣民俗村,看到麻豆林家古厝的破壞情形,感到痛心。聯合報資料照
彰化縣花壇鄉臺灣民俗村將轉型爲產業園區,園區內有4幢外來歷史建築,其中兩幢有去處,而麻豆林家古厝、廖氏診所則無家可歸;文化局今指出,歷史建築存在是既定事實,開發商完全知情,未來畫設保護範圍保存文化資產。
文化局表示,臺灣民俗村已故創辦人施金山到全臺尋找可移到花壇鄉的特色老建築,總共搬遷北投車站、麻豆林家古厝、北斗奠安宮古廟、廖氏診所,都被登錄爲歷史建築,臺灣民俗村爆發財務問題後,臺北市政府和民間文化界人士攜手發起北投車站回家運動,搬回站體並在2017年完成重組和對外開放。
彰化縣北斗奠安宮董事會決議迎回奠安宮古廟,文化局說,已多次協助北斗奠安宮董事會依照文資法與都市計劃法規定辦理,並釐清文資各階段作業程序,董事會與建築師正式簽約,順利啓動第一階段修復及再利用計劃,在施工程序上先興建香客大樓、停車場,古廟重組放在最後階段,2032年至2033年將遷回安座。
臺灣民俗村開發爲「惠來ESG產業園區」,預計2026年營運,園區內麻豆林家古厝、廖氏診所無處可去,且在臺灣民俗村發生財務糾期間,麻豆林家古厝遭不明人士拆走青鬥石柱、石珠、彩繪花窗和門板等物件,只剩屋頂和磚牆沒拆走,廖氏診所的窗子玻璃被砸破,桌椅和聽診品等古董級器物失蹤,狀況也很慘。
文化局表示,麻豆林家古厝、廖氏診所2013年被破壞,文化局依緊急登錄爲歷史建築,臺灣民俗村已開發爲產業園區,開發商簽約前就知道這些歷史建築情形,這兩幢歷史建築留在原地,以現況繼續保存,文化局會劃出保存範圍,開發商要尊重文化資產不能更動,未來與產業園區共存。
嘉義廖氏診所曾是臺灣第一位婦科女醫師的診所。聯合報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