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歷史建築變停車場 活化惹議
臺中市歷史建築豐原火車站臺鐵3號倉庫活化爲機車收費停車場,引發文史工作者議論,並認爲不太妥當。(李京升攝)
臺鐵局豐原站高架化後,周邊站體空間雖活化但招商不佳,鄰近的歷史建築豐原火車站臺鐵3號倉庫,被活化爲機車停車場或閒置,也引發議論。臺鐵局16日指出,站體空間活化會輔導業者調整方案,至於3號倉庫會再研商後續活化方向。
豐原火車站2016年改建後啓用高架站體,主打現代化車站建築,讓站前商圈與市容改頭換面,加上火車站旁的轉運中心落成啓用後,成爲臺中市山線地區重要交通樞紐,也帶動周邊發展。
不過火車站1、2樓站體空間近年招商不佳,雖陸續有超商、咖啡館和餐飲業者進駐,但生意不如預期,1樓空間更多承租給夾娃娃機業者。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立委何欣純建議臺鐵與市府合作,舉辦假日市集活絡車站廣場。
臺鐵局表示,豐原站體招商營運部分,南側平臺空間已規畫申請農業部辦理小農市集,後續也會輔導招商業者調整方向,吸引更多元店家進駐,若有必要也將重新招標。
另火車站旁興建於1969年的臺鐵3號倉庫,見證豐原交通運輸產業發展,2017年登錄爲歷史建築,臺鐵公司將其活化利用,作爲室內機車停車場,而2002年登錄歷史建築的「頂街派出所」也已多個月封閉沒有開放,都讓地方大嘆可惜。
多位文史工作者認爲,3號倉庫有鐵道文化價值,應當將其作爲發揚鐵道史的場域,作爲停車場相當不適合;江啓臣、何欣純等人則認爲鄰近已有轉運中心,應不會有車位不足問題,建議朝文創方向發展。
針對3號倉庫活化成停車空間,市府文化局指出,在不破壞、不影響文化資產管理維護的狀況下,予以尊重;臺鐵局則說,這是兼顧倉庫現況保存與民衆停車需求的文資活化創新案例,會再多研商未來活化方向。
至於頂街派出所,文化局表示,因委外合約到期才閒置,已招標給食品業者,將朝糕餅產業、藝文展覽方向活化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