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捐血率全世界最高 為何卻年年鬧血荒?

捐血示意圖,圖爲雲林縣西螺廣福宮舉辦捐血送「龍蝦」活動。記者陳雅玲/攝影

臺灣捐血率全球第一,卻愈來愈常鬧血荒,爲緩解危機,大大數位慈善基金會再度發起「捐血家年華」活動,不僅要持續傳播捐血的重要性,還要吸引更多年輕人樂當首捐族。

作者:洪綾襄

近年來愈來愈常聽到血庫鬧血荒,今年又特別嚴峻。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捐血中心表示,年初以來好幾波冷氣團陸續報到,影響民衆出門捐血意願,不少人又因感冒不能捐血,供給已然緊俏;但醫療用血需求卻未減少,而年假結束後激增的就醫需求,恐更加劇血液輸用量吃緊。

理論上血液安全庫存量爲7至10天,但根據血液基金會統計,在2月3日農曆初6開工日時,臺北捐血中心的庫存量只夠使用4.1天,又以O型血最缺,庫存剩不到4天。即便到2月下旬,全臺各地血庫儀表板仍顯示各種血型庫存大多還在偏低的水位。

人口老化 去年捐血率衰退

臺灣捐血運動從1974年至今已推動51年,去年捐血率達到7.84%,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評估國民捐血率能否自給自足的5%以上,不但是全世界第一,更是另類的臺灣之光。但爲什麼這幾年血庫卻愈來愈常鬧血荒?

「去年臺灣捐血率較上年衰退3.6%,20歲以下的年輕人捐血率更跌破10%,捐血人口老化是主因。」血液基金會執行長魏升堂分析,臺灣在2025年已邁入超高齡社會,意即每5個人就有1位是65歲以上老年人,符合捐血資格人數減少;但長者就醫需求和用血量增加,若年輕人捐血率不提升,血源就會愈來愈少,將嚴重衝擊臺灣醫療體系運作。

爲解燃眉之急,各地紛紛發起捐血活動,大豐有線電視及其關係企業捐助成立的大大數位慈善基金會,再次與臺灣血液基金會合作,發起「捐血家年華」大型公益捐血活動,預計於3月1日起跑。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大大數位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戴永輝也兌現去年承諾,今年力邀到首都臺北市至7縣市大串聯,目標是在1個月內募集到超過1萬2000袋血液。

「很多人不知道年滿17歲就可以捐血,大大基金會發起全臺活動,就是希望讓更多年輕人成爲活絡新血。」連兩年擔任「捐血家年華」活動公益代言人的律師謝震武表示,「捐血家年華」和一般單點式的捐血活動不同,去年首次舉辦,就邀集到6縣市、募集超過1萬1000袋血;今年再增加首都臺北市,就是希望透過一整個月的連續性活動,擴大公益捐血活動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擴充血源 已研議放寬年齡

資深捐血人鄭棠容從當兵開始,每年至少捐3次血,40年來累計捐全血200多次。他在退休前爲桃園市消防局隊長,1998年大園空難發生時就是現場指揮,如今體況還是維持極佳,完全看不出來已經61歲。去年他被選爲年度績優捐血人代表晉見總統,但只要想到再過4年就不能捐血,他就很扼腕。

「我有很多好朋友,雖然快70歲了,還很健康,卻不能捐血,實在很可惜,所以我去年也有向衛福部部長和副總統蕭美琴提建議,要放寬年齡限制,才能擴充血源,部長也相當贊同。」鄭棠容透露,在耳濡目染之下,兩個女兒年齡一到就自己跑去捐血,把捐血熱情傳承下去。

《財訊》雙週刊指出,去年年底,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即預告將修正20年未修正的《捐血者健康標準》,希望跟上國際趨勢;而爲了確保國內血庫庫存無虞,將再放寬捐血者年齡上下限,未來70歲以上長者經醫師同意、16歲以上、未滿17歲青少年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後,都可以加入捐血的行列,可望今年就能上路。

延伸閱讀:

川普國會演說》呼籲廢除晶片法案、稱關稅只會帶來一點點干擾…5大重點一次看

從和服到Dior建築內裝!京都「西陣織」第12代傳人細尾真孝 挑戰千年技藝新高度

臺灣捐血率全球第一,爲何年年鬧血荒?「捐血家年華」號召青年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