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晶圓代工成熟製程業者逆境求生 搶利基市場
面對大環境不佳導致的客戶砍單風暴,以及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削價競爭,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力積電(6770)等臺灣晶圓代工成熟製程業者積極切入利基型領域,希望能建立差異化優勢,降低外在衝擊。
聯電方面,去年已斥資156億元投入研發,專注開發5G通訊、AI、物聯網及車用電子等領域所需的製程技術,並鑽研特殊製程,在12奈米和14奈米特殊製程及3D IC先進封裝研發也有進展。
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指出,相較於14奈米技術(14FFC),12奈米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製程技術平臺晶片尺寸更小、功耗更低,性能大幅提升,充分發揮FinFET的優勢,可廣泛應用於各種半導體產品。
聯電精進製程研發之餘,也擴大國際合作,傳出正探索與英特爾延伸製程合作的可能性。
世界先進目前以8吋廠爲生產主力,並攜手恩智浦半導體合資設立「VSMC」,在新加坡興建首座12吋廠,總投資額78億美元,由持股六成的世界負責營運。
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曾說,公司內部管理階層、董事會和外界都對世界先進的12吋晶圓廠計劃充滿信心,預期12吋廠五年後達滿載,屆時世界營收將從目前的500億元倍增至1,000億元。
力積電則鎖定AI相關應用,在矽中介層佈局已傳出捷報,進入量產並開始貢獻營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