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成熟製程太瘋狂 又被美盯上!臺晶圓二哥救星來了?
大陸成熟製程晶片可能再被美國加重關稅。(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預計將於下週二(11日)舉行聽證會,商討對中國生產的成熟半導體制程徵收更多關稅。若加稅消息成真,對於臺廠包括聯電、世界先進等,可望迎來轉單效益。
路透報導,這項調查由前總統拜登於去年12月啓動,目的在於保護美國和其他半導體制造商,防止中國政府支持的本土晶片生產計劃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美國已於今年1月1日對中國半導體徵收50% 關稅。
成熟製程晶片採用逾10年前的製造技術,雖然較用於AI或高端微處理器的晶片簡單,但仍是許多消費和工業設備的關鍵零組件,包括汽車、家電、電信設備等。
美國商務部於去年12月表示,美國使用晶片的產品中有三分之二含有中國製造的舊型晶片,而半數美國企業甚至無法確定其晶片來源,包括國防產業。
此次聽證會舉行之際,川普正呼籲廢除晶片法案,該法案提供527億美元補助,用於提升美國本土半導體制造能力,補助對象包括英特爾、臺積電、三星電子、美光等。
美國這項調查依據的是 1974 年《貿易法》第 301 條,川普政府曾援引該條款,於2018年至2019年間對價值約37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徵最高 25%關稅,引發長達3年的美中貿易戰。
各界對於這次調查反應不一,中國汽車製造商協會提交意見書,表示中國汽車晶片產業並未透過不公平競爭或違反市場手段來達成其目標。
美國創新基金會則認爲,中國利用美國自由市場機制和自由貿易政策來壟斷市場、削弱美國企業,並影響關鍵供應鏈。該基金會特別關注中國在碳化矽(SiC)晶圓產業的補貼和市場扭曲問題,警告若美國未能採取有效措施應對,恐將導致嚴重的後果。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反對新增關稅,認爲這將推升美國通膨,並對美國家庭、消費者、進出口商和本土企業造成重大損害。
一旦美國對中國成熟晶片加重關稅,恐將對美國境內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車輛製造以及電信設備等產業供應鏈造成衝擊,並加劇美中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