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航空股迎轉機 大摩最看好這檔

摩根士丹利(大摩)在最新釋出的「臺灣航空產業」報告中指出,儘管今年航空股表現不佳,但已充分反映了宏觀面的不確定性。展望未來 9 至 12 個月內,大摩看到航空股由穩定的營收成長與利潤率擴張所驅動的上行潛力。

因此大摩初評航空產業,即給予「符合預期」(In Line)的看法,不過大摩更偏好長榮航(2618),主因對客運的依賴度更高,能更充分受惠出入境旅遊復甦,因此給予「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46.5元;華航(2610)則爲「中立」,目標價22元。

大摩臺股策略分析師兼傳統產業分析師程世維指出,除了短期內的利多外,事實上,臺灣的航空產業,更受惠長線三利多發酵,包括GDP復甦、桃園國際機場擴建將支撐長期成長、及燃油價格穩定等,因此看多航空產業發展前景。

程世維說,在總體環境方面,隨臺灣 GDP 的復甦帶動,經濟指標表現正向,如出口穩定、股市強勁等,將推動旅遊需求不斷增強。預估長榮航在 2025-2027 年的RPK(銷售延人公里數)將以 4% 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增長。

而在桃園國際機場擴建方面,隨該計劃預計於 2027 年試營運、2030 年完工,將進一步支撐航空股的長期增長。此外,燃油價格穩定與嚴格的成本控制,將支持航空股利潤率走揚(燃油通常佔航空股營運成本約 25-35%)。

根據大摩的全球商品團隊預期,隨供給增加,預估油價在今年第3季將呈現下行趨勢,降低航空股燃油成本波動,同時,長榮航與華航在地面及機上作業的效率提升措施,也提供了額外的利潤率上行空間與更強勁的獲利前景。

程世維表示,長榮航除基本面支持更強的獲利成長外,由於外資持股比重已降至近十年低點,再加上融券回補、殖利率較高,這些因素意味着股價下行空間有限、投資人情緒改善,且相對華航將有更佳的股東報酬,因此較爲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