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力名列全球前20大中型強權 吳志中:臺商是最有力商業大使

▲2025全球產業脈動與海外影響力經貿論壇,外交部次長吳志中致詞。(圖/記者湯興漢攝,下同)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展現臺商國際影響力、創造跨企業合作與共贏契機,《ETtoday新聞雲》、CRIF、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攜手合辦的「2025全球產業脈動與海外臺灣企業影響力經貿論壇」在今(23日)登場,外交部次長吳志中致詞表示,臺灣企業憑藉創新、彈性與高品質,深獲國際肯定;在半導體、資通訊、醫療及智慧製造等尖端領域,成爲全球供應鏈及民主夥伴陣營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這也凸顯臺灣在維護全球安全、繁榮與穩定上的重要角色。

《放眼國際・堅實臺力》全球產業脈動與海外臺灣企業影響力經貿論壇,匯聚產官學重量級嘉賓,由數位媒體龍頭《ETtoday新聞雲》、CRIF、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攜手合辦,展現對經濟發展的高度關注,政府層級也展現對臺商的支持與重視,副總統蕭美琴、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都親臨現場致詞,彰顯臺灣企業在國際舞臺的重要地位。

吳志中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能代表外交部長林佳龍,出席今天「2025全球產業脈動與海外臺灣企業影響力」經貿論壇。臺灣在經濟、科技、軍事等整體國力上,均名列全球前20大的中型強權(Middle Power)。

吳志中提到,他10年前加入外交部時,常跟瑞典比較,那時臺灣GDP約6千億,而這10年來已經到8千億經濟規模,他也常和朋友講,如果上帝把臺灣移到非洲,臺灣馬上成爲非洲第一強權,8千億的經濟規模爲現在非洲第一南非4千億的兩倍,從這就能看到臺灣在世界的經濟實力有多麼龐大。

吳志中指出,臺灣企業更憑藉創新、彈性與高品質,深獲國際肯定;在半導體、資通訊、醫療及智慧製造等尖端領域,成爲全球供應鏈及民主夥伴陣營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這也凸顯臺灣在維護全球安全、繁榮與穩定上的重要角色。

當前國際正處於深刻轉型的關鍵時刻,吳志中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十年前臺灣對外投資的比重,中國高達84%;然而截至2024年已大幅降至7%,今年上半年更降至3%。這不僅是數字上的轉變,更展現出臺灣企業積極調整佈局、強化韌性,分散風險的行動與決心。

吳志中提到,他長期參與臺灣對歐外交工作,近年深刻感受到歐洲各國逐漸意識到,過度依賴中國等威權國家將削弱本身經濟韌性,並帶來嚴重的國安隱憂。因此,歐洲積極推動「去風險」與強化與臺灣的合作。

從什麼地方看出來?吳志中舉例,近年歐洲各國在臺灣外交官人數持續快速增加,除了歐洲投資臺灣,歐洲也是在臺灣第一大外資來源國。世界各國在臺灣外交官持續增加外,雙方經貿與科技合作不僅侷限於半導體,還拓展至航太、通訊、汽車等領域,打造「非紅供應鏈」,確保關鍵產業不受中國「武器化」的操弄,攜手捍衛臺歐雙方的共同利益。以日前落幕的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爲例,法國等歐洲國家參展企業數量創下新高,正是臺歐合作能量日益增強的最佳印證。

吳志中認爲,以近年外交場合世界各國對臺灣關注情況,現在是臺灣形象增加之際,儘管現在臺灣國際形象不斷被中國打壓,但臺灣在國際場合仍有大的空間彈性,可以在半導體、AI等產業有大成就,女性地位也是,「世界對我們推崇,我們創造臺灣傳奇、人人稱頌的故事,新時代來臨」。

吳志中也代表外交部感謝臺灣企業領袖的辛勞與貢獻,他認爲各位不僅提升了臺灣的經濟地位,更塑造出臺灣人誠信、專業、務實的形象,是最有力的商業大使。在國際局勢瞬息萬變的此刻,各位以積極自信的姿態調整佈局、分散風險,持續深化與世界的連結,展現出卓越的韌性與遠見。吳志中表示,外交部也將與各位攜手合作,成爲最堅強的後盾,落實「總合外交」的成果,嘉惠廣大臺商,期望透過臺灣的經濟實力在全球的持續拓展,進一步開啓更寬廣的外交空間,塑造一個更安全、更繁榮、更永續的全球未來。